华为与海康 是存量博弈还是各有洞天?

2019-04-30 14:09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长安事

今年3-4月,是安防和整个视频物联网行业看点最足的两个月。海康的AI CLOUD大会、华为的合作伙伴大会和智能安防行业峰会、阿里云的伙伴大会、宇视的AIOT峰会,以及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年报、一季报的纷纷披露,各种信号纷繁而至,是行业变化、革新、转型理念提出和方向改变最大的一年。企业定位的转变,庞然大物的介入,年报数据的变化,以及专业媒体、财经媒体和券商、研究院的无数个解读和评判,一时间,让AIOT市场波谲云诡、变幻不定,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在这场看似革命性的变化中,是围绕着几个方面展开。筛选过后,可以提炼出一些关键词。技术方面是人工智能、云计算;企业定位上是运营商、服务商和大数据;企业定义上是软件定义、一朵云、物信融合、城市大脑、城市之心;核心企业是华为、阿里、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以及人工智能软件类企业。

业界和媒体观点分析整理后,有几种论调。第一个方面是华为、海康必有一战,华为因为底层更好,规模更大,品牌更硬,胜算较大;第二是安防传统强者的实力不容小视,不会坐等优势殆尽;第三是华为、阿里是真正的云,是能给整体一个大行业应用的,而安防出来的企业只是自娱自乐,不能扩展,也不是真的云;第四是从财报看,海康、大华的营收和利润增速正在放缓,甚至出现前所未见的负增长,视频行业洗牌的时候就要到了;第五是人工智能企业的加入,给传统龙头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业务也在人工智能领域在被不断蚕食。

对于以上的观点和方向,有表象的,也有内在的,似乎都有道理,也似乎哪一点说的也不全面。对于这些观点,无法评判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只能说是角度不同。财经新闻要矛盾,专业平台要深度,行业研究要数据,自媒体要出位,由此造成的观点不一致也实属正常。但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不是矫枉,也就不应该过正。看不明白谁与谁有矛盾的制造矛盾是不尊重事实,看的明白格局却假装看不懂的是利益驱使,既看不明白又假装看得明白的是瞎吹。对于上述的方向问题,我们也曾多次尝试论证。热热闹闹的两个月基本已经过完了,鉴于新的行业形势和产业发展方向,我们有必要再次梳理一下。不追求大而全,仅仅是站在行业角度看待几个经营方向和几个企业的关系上的简单陈述。

入口与接口

在思考华为与安防企业的竞争时,一直有一个问题被忽略,那就是华为与海康、大华到底是谁上谁下的问题。是海康、大华在安防和视频领域沉积到一定阶段向上触碰智慧城市和云的蛋糕,还是华为降维打击潜入安防这个小湖泊?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企业自身的定位和职能入手。

一直以来,华为的定位都是做管道,做多联接、使能行业数字化。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时代越来越近,为了迎合这种大势,华为对于未来给出了自己的判断。“第一,万物感知:所有的物、所有的人都可以感知到;第二,万物联接:所有的一切,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全联接起来;第三,万物智能:每个个体都是智能的,整个社会成为一个智能的有机整体……华为继续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成为智能社会的使能者和推动者,与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智能社会的发展。”(HAS2017 徐直军)这段讲话,加上去年到今年任正非的几次关于人工智能和视频感知的谈话,基本上已经给出了华为进军视频智能化前端(当时指手机,现在范围已经不限于手机,扩大到了摄像机等)业务的答案。华为并非为做摄像机而做摄像机,而是在未来数字化和智慧产业大棋下的布局。具体到应用场景,首先落地到了安防,而且是公安业务。华为的同事之前也曾说过,插大旗是接下来华为的重点,从大行业向更大的行业迈进是他们的业务策略。也就是从公安切入,再到公共安全,进而是城市。在层层递进中,在“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的定位指导下,华为不做运营数据,也不想单纯的做硬件供应商,而是想要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也就是云端,把整个城市的管道接好,让自己作为关键业务环节的接口,也就是“对丝和三通”这种角色,打通城市中前端数据和后端用户中间的管道,让采集到的数据在云端通过不同路径接口流入到各层级的用户信道,至于用户怎么用,那就是应用的问题了,与华为的关系不大。这就像一栋大楼的供水系统,摄像机是水泵,抽水,也就是把数据抽到大楼里,华为建给水管道,做给水系统,将接口甩到各个楼层和用水的地方。接口接好了,水通了,每一层怎么用水,自来水龙头上是接净水装置还是锅炉,或者是物业浇花的软管,那一概不归给排水公司管。

微信图片_20190430144338.jpg

阿里云IoT云边端物联网视频服务

在这个定位上,华为和阿里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华为为了接管道方便,把与水厂接通的管线和接口(摄像机)顺便做了。阿里没有硬件的背景,抽水比较困难,是靠平台来铺管道、走线、供水。然而阿里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全套的,也就是我既负责接管道,又负责接到每一个楼层后怎么用。这很像搭销,在提供了平台分发数据的同时,还要知道每个用户怎么用,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得到用户的行为和习惯,看该推销净水机还是该推销水龙头。但阿里也不是不看重前端市场。去年7月份的开放云平台,很明显的意思就是我可以不做,但是拥有前端能力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我的云来做抓取和抽水的工作。华为和阿里更注重接口。在接口这条路上,华为向前一步做前端,阿里向后一步做运营。

2.jpg

安防企业眼中的边缘智能和云

再看海康和大华这类公司。这类公司由安防而生,主营视频业务,在产业链上,是冲锋陷阵的先锋官位置,站在采集数据的最前头,这是典型的入口型企业。但如果简单的把入口定义成摄像机,那就太肤浅了。IP化以及随后而来的人工智能浪潮,已经将传统的安防企业推向了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的全方位综合方案服务商的道路。在经过边缘计算和边缘智能后,前端已经具备了在边缘域实现智能的能力。此时的入口,也就从单纯的摄像设备,向摄像设备+边缘智能+结构化后的高价值目标数据+平台解决方案+云演变。

3.jpg

4.jpg

物信融合下数据的定义和汇集过程

可以再举个自来水厂的例子。从自然界获取的水,湖泊也好,运河也好,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因为里边包含了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和细菌。必须经过自来水厂的沉降、净化,才能通过管道提供给千家万户卫生和安全的自来水。由安防而来的视频物联网企业,在实现边缘智能的过程中,做的就是净化和提纯的工作。一个摄像机,如果是4CIF格式,每小时会产生1G左右的视频(还要考虑压缩率和动静态画面比例)。这么多视频,有90%以上是价值很低的无用数据。占用了大量的带宽,存储成本很高,效率又比较低。在实现智能化之前,只能听之任之,再多的视频也要一点点存储,一点点看,这也就有了著名的“周克华案”中千名民警看30万G视频的壮观场面。在智能化程度提升之后,在特征库建模比较成熟的前提下,可以将特定场景及关键因素(人、车牌)等写入库里,实现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快速响应,这也就完成了低价值密度信息净化和提纯的工作。而平时拍摄下来的海量视频数据,则经过筛选交由云端存储、分析,形成更大范围的结构化“类”信息,以做运营和管理之用。

此云与彼云

上边阐述了两类企业在“口”这个名词上应用的不同,也提到了云。对于云的态度,华为和阿里、腾讯、百度等是极其重视的,每次开大会,都要被拿出来说一次。本月安徽举办的智能安防行业峰会上,华为更是将云塑造成了安防行业的三座大山之一。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华为擅长云。现在网上流行一句话,叫“别拿你的兴趣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因为擅长,因为是强项,就必须反复的说,这在商业竞争中很常见。但视频企业的云就真的那么不堪吗?是拿着视频云的外套去行使卖摄像机的老路吗?如果从上边两类企业最终所落地的应用场景看,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5.jpg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数据处理方式区别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先说一下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关系。边缘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是利用靠近数据源的边缘地带来完成的运算程序;云计算则是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使用共享计算设施、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资源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是从属关系。云计算包含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云计算的一种形式。云计算的特点是全面、海量、集中;边缘计算的特点是灵活、快速、分散。云计算把握整体,边缘计算更专注局部。边缘计算是对云计算的一种补充和优化。云计算强调全局性、非实时、长周期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够在长周期维护、业务决策支撑等领域发挥优势。边缘计算更适用局部性、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决策与执行。云计算是集中式大数据处理,边缘计算则是边缘式大数据处理。这就像军队一样,云计算是集团军司令部,边缘计算是这个集团军下辖的一个作战师。开战期间,如果师长任何事情都要向集团军司令请示,那可能会延误很多战机,也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师长必须充分发挥能动性,把握部队的进退与战术。经过师长筛选的信息,有效的传递给司令部,让司令员掌握全局,了解部队的战损、动向,以及敌人的情况,做战略上的判断。这就是云和边缘的关系。

在3月底AI CLOUD生态大会上,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说:“我们提出的AI Cloud,是基于云边融合的技术架构,通过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三层有机结合,系统满足边缘感知、按需汇聚、多层认知、多级应用的需求……智能化时代,一定是采用云边融合的方案,AI的智能感知,一定是边缘计算为主,智能认知会在边缘域或云中心完成。”在完成感知过程后,再将筛选过的数据交付云端,人工智能与多维数据相结合,使得过去无法洞察的规律,现在可以洞察了。是视频从被动向主动迈进的关键一步,也是预见性的体现。

6.jpg

华为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管理流程

而华为所强调的接口,是更加宏大的应用场景,是整体智慧城市服务体系下的一朵或几朵大云。而完成这种庞大接口功能的,以公有云为主。这与华为的业务模型有关。在通信领域,华为做大客户。如果我们去梳理一下华为自己的IPD,就会一目了然。所有的研发和服务,在踏入无人区之前,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解决方案,都是围绕着客户在转。客户的需求,促使企业必须从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不断进步,从而确保客户满意。但通信的甲方客户有限,只要把几家大的运营商服务好,基本上就解决了问题。但视频领域,用户更多。每个PB或EB用户都要求定制,到最后就是一朵朵私有云。相对互联网数据,视频数据更讲求隐私和保密,更强调信息安全。把具体数据放到公有云上,无论是用户还是服务商本身都很难承受如此大的风险。但公有云面对的“归类”这个诉求就会好很多,因为视频结构化到了大数据中心,一个人就变成了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人中的一个点,不再是以一个具体的个人出现。此时的信息安全,是战略性安全,是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安全,而非单纯的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了。

海康、大华现在采取的策略,就是华为对通信的策略(见上述流程图),面对用户,逐个击破,点对点服务。只不过这个过程更细碎、面对的用户更多、定制化的比例更高。去年底在跟胡扬忠的一次深度座谈中,对于人工智能和云以及海康的服务,他说:“AI和云都是行业离不开的东西,想绕也绕不开;有了概念以后实际上看大家赋予它什么样的内涵。我们提倡云边融合,云边融合换个提法就是,云端有AI,边缘也有AI,不是只有云才有AI;云也不只有AI。AI和云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结合到了一起,互为作用。以前我们说云端更多是虚拟化,内存可以虚拟出来。而今天谈云端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在谈服务了。我们在链条中加上了云,主要考虑的是信息化建设,云不只是为互联网服务的。海康的业务是面向用户的内生,不是漫无目的扩张,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

今年海康讲物信融合,有人质疑数据从哪里来?“物”、“信”谁主导?如果单独为一个客户去再另起一个平台,岂不是有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岛?其实这个关系从胡扬忠的谈话中就能得出结论。物和信都不是主导,用户才是主导。是用户的信息网提需求给企业的物联网,还是企业的物联网融入到用户的信息网中去,都要看客户的流程和对数据需要的类型。这不是一个定数,它是按照客户诉求而改变的因变量。信息孤岛这个命题,要看在哪个层级去设置平台。单就公安而论,绝不会是在基层派出机构建立。所谓的“物信融合”,其实是两层意思。图象识别是感知智能,找出数据间的关系是认知智能,这需要在边缘和云端两方面去做。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把它混为一谈了。海康提出的大数据公司转型,是在感知智能做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形成认知智能能力后的产物。在强调边缘智能的同时,云同样重要。上边讲海康、大华向上去,行业用户做到一定程度,尤其是公共业务做到一定程度,最终还是要接入更大的云平台。这并不一定是甲方的诉求,而是管理者的需要。先在边缘完成感知,再将感知结果交付云端,完成认知。将一朵朵云的认知汇集到城市级平台,成为大型场景公有云的入口,做到入口、数据、管理的三层支撑。

一个面向公共服务擂鼓备战,一个面向赋能行业小步快跑。华为的云从自己的业务来,海康的云从管理需求来。“云”这个字在两类企业看来是两个不同的层级和概念,出发点和落地场景也不尽相同,两者终极目标不一致,这个比较也就成为了不对称概念下的同义词比较,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竞争与延伸

在弄清了两类企业的类别、使命和定位之后,就要看这两类企业在今后的业务上重合点。

如果把视频物联网的应用用开源节流来形容,那么华为现在的做法,在开源上,确实与海康、大华、宇视都有竞争。因为华为是一家设备商,面对前端市场采取了比较激进的自给自足的办法,自己做摄像机,自己做云,自己做平台,自己做客户。这在短时期内必定会与安防类或者说视频类企业形成短兵相接的竞争局面。这种竞争,表面上是用户和产品的竞争,深层次是合作伙伴的竞争。

华为的软件定义前端设备,是选择了捷径。因为应用场景和甲方需求的千变万化,大势所迫下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跟安防企业纠结于类目繁多、SKU过于复杂的前端设备和解决方案。干脆就用嵌入式的方法,来解决落地的问题。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快速和高效,部分解决了摄像机硬件本身的局限性,也广受人工智能软件企业的欢迎。但摄像机本身作为前端产品,硬件是基础。芯片、镜头、焦距、补光、外壳等一系列硬件工程是打底的东西;不同场景对于摄像机的需求也不一样,满足需求要选择适合该场景的硬件+软件一起来完成。仅通过软件定义不可能实现所有应用场景的落地。而后平台和解决方案也要求对一类用户的通用需求非常了解,对这一类用户的个性需求能够点对点满足,需要花大力气去沉淀。这点显然目前是华为的弱项,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时间和深度问题。

面对华为和人工智能企业在软件上的倾轧,安防企业也没闲着。分析海康、大华和宇视这三家不难看出,平台和软件占安防类企业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以海康为例,2018年海康威视年营收约为498亿元,其中中心控制产品营收为73.23亿元,比2017年增长44.34%,比2016年增长83.58%。截止2018年底,海康累计拥有软件著作权881份。(据《海康威视2018年年报》)。大华也是连续获得中国百强软件公司的称号;以精致著称的宇视,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数量亦很可观。虽然前端设备在安防企业营收中占比依旧较高,但软件和平台这种高附加值和利润的产品,是各家安防企业在未来最重要的突破点之一。

几家企业真正的竞争是在合作伙伴上展开的。华为的上不碰应用、下不碰数据,就是让合作伙伴有用武之地;海康提出的开放平台,训练算法,也是让众多中小软件企业获得可靠的平台去服务底层用户。一个企业,能量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客户做完。自己变成技术服务商,让众多伙伴去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和客户,是国外很多大企业惯用的手法,也是现今华为、阿里、海康、大华这类企业正在走的路。如何争取这类合作伙伴,有渠道的将渠道优势转化成伙伴优势,没渠道的将对方渠道争取过来变成自己的储备资源,其热度通过去年和今年各家企业集中发力的各地巡展就可见一斑。在今明两年之内,华为很难撼动安防企业长期积累的甲方优势,更多的会从渠道和伙伴入手。在可预见的将来,几家龙头直接冲突的可能性不大,真正的厮杀将在底层合作伙伴间展开。

以上说竞争,但竞争是阶段性的。从大势上看,华为在熟悉了前端智能市场后,眼光一定会向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也就是在巨型市场的接口上发力。以海康为代表的安防和视频企业,对这个领域从目前看没什么兴趣,可做的事情也不多。这就注定了因为目标不同,竞争只是短期的。到达了一定量级,或者哪家企业觉得这么大规模的铺前端是在浪费资源,那么相对竞争就会停止,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各干各的,也可能是相互合作。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现在看很多人会觉得他们合作简直是个笑话,但1972年之前的中国人还觉得中美合作是个笑话呢。经营企业与治国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谁做公司的初衷都是为了活命。

至于华为和阿里,现在看起来是从两端进来,两头施压挤占视频领域的资源,但从宏观和长远上看,这两家企业(或者再加上腾讯)虽然在对数据的态度上大不相同,但在数据接口上业务点的重合(云和分发),使他们看起来似乎才是真正的对手。毕竟都是做大生意的,同给一栋楼供水,就迟早会有相遇的那一天。

这里再提出一句,以上的竞争是在智能化大背景下展开的。但如果沉下心来看,安防行业、视频行业的智能化之路,才刚刚开始,不能不重视,也不能太神话。智能化设备和解决方案在今天,是发展的比较快,但是从用量和普及程度上,还远不及存量市场的需求大。不能被电视台里每天播放的“天网系统”洗脑,搞了这么多年,如果双网不打通,天网也就是个噱头,落地没见几个成功的。

结 语

源清流洁。对于几家大公司在同业领域业务的展开,我们有太多可说的点,傅利泉在2016年参加我们组织的论坛时上来就说:“今天组委会给我定的话题是变革,这是一个大话题,因为变革是永恒的,一个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变革就是写在基因里的本性。”技术的变革,用户需求的变化,催生了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转型。风起云涌的时代,企业更要在顺势而为时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企业的发展有两条路,内生和外延。内生强于外延,自己苦炼内功往往比别人更可靠。不用总是盯着对手如何,绝大多数企业的问题是在内部。

行端影直。乱花渐欲迷人眼,在烟雾缭绕的大市场下,很多人会本着看热闹的心态去看待企业间的竞争、市场格局的变化。时势造英雄,越是动荡,越会显现出观察者的与众不同和高瞻远瞩。作为行业人,我们期待新鲜血液的注入会给业内带来让人惊喜的变化。但作为观察者,我们更应该本着客观的心态去看问题。不夸夸其谈,不制造矛盾,不罔顾事实,也不能让商业因素影响个人判断。面对大势,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拥抱变化的同时固守初心,用自己专业性去工作。不敢说指导行业发展,至少能让别人客观的去熟知、看待这个领域就够了。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