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护航高考,也是一场考试

2022-06-08 09:40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石旭

高考挑动着全国人民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它给了所有高三学子一次同台竞技的机会,也是无数家庭改变命运的重要时刻。

2022年的高考已于6月7日准时开考,全国共1193万人报名参加高考,再创历史新高。

受近期不少地区疫情反弹和前几年偶有高考作弊事件的影响,如何做好考场的防疫检测、防止作弊备受关注,也已成为考场安全建设的新焦点。

黑科技护航防疫不放松

从5月中旬开始,教育部等部门就多次发布会高考防疫有关提醒:

考试前,考生提前准备好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赴考时如乘坐私家车、步行或骑自行车,可不戴口罩;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同时注意社交距离。

高考考点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如体温出现异常,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须经专业评估,符合条件的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考试时,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佩戴;备用隔离考场和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和监考人员全程佩戴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穿戴防护服。

考试期间,每科考完后做一次清洁消毒;考试结束后,做一次彻底环境清洁消毒。各地卫生健康部门或疾控机构为每个考点安排专门的防疫副主考,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

此外,考前教育部已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因区域封闭、无法正常赴原考点参加考试的考生,经专业评估后,妥善安排在备用考点等参加考试;对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等特殊考生,经专业评估后,可在当地设置的医院考场、集中隔离点考场等参加考试。

同时,普通考场与备用隔离考场的人员物品严格实行分区分类管理,不交叉、不混用。备用隔离考场应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安检入口等,并与普通考场严格实行物理隔离。

对此,拥有各种黑科技的物联企业也使出浑身解数,并交出了自己的答卷,用自己的实力,维护高考的安全:

红外额温枪

红外额温枪作为成本最低、也是最常见的测温设备。作为测温器材,额温枪有着测量时间短、非接触式测温等特点。但它也有准确度较低、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缺点。

1.jpg

红外测温仪:

也称智能红外体温筛查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地铁、大厦等公共场所。相比额温枪,红外测温仪的非接触测温距离更远、精度更准。同时,作为专业的测温解决方案,红外测温仪还可搭载口罩识别、人脸识别、行动轨迹追踪等多种智能算法。

红外测温闸机

红外测温闸机的成本介于额温枪和红外测温仪之间,通常部署于法院、检察院等进入方式固定的区域。具有测温快、通过快等特点。

对于类似高考考场这样入口有人员严格把守的场所。红外测温闸机的高效通过率可以让学子最快进入考场,同时闸机的检测方式也有助于减小学生压力,让学生发挥应有水平的作用。可以说是效率最高、成本适中的检测方式。

2.jpg

多重高科技全程监护

近年来,无论是在试卷的保密程度、考场的反作弊等级、还是考生个人的身份核实上,安防设备都有了很大的精进,极力保障考试环境的公平。

全程追踪试卷严格保密

高考试卷作为国家最重要的秘密之一,从试卷的编写开始,就受到了重重安防技术的加持。在试卷编写阶段,所有老师被暂时收取通讯设备,编写阶段还会有额外的信号屏蔽设备,防止任何可能的信息泄露,在编写职员室和教员休息室,也会有智能监控和收音设备如影随行。

在编写过后,试卷会送到教育部严格审核后的印刷厂,这些印刷厂都和教育部签写了极其严苛的保密协议。同时,印刷厂内也会配备最先进的智能摄像头,追踪工厂内所有人员的移动轨迹,做到万无一失。

考试前,试卷会被送到当地教育部能找到的看守最严格的场所进行严格把守。通常是经过特殊设计的试卷保密室,这些保密室不仅配备有市面上最先进的安防设备,同时还配备有UPS(不间断式电源)。保障任何时间、任何恶劣条件下,监控室内外的监控摄像头都能够正常运转。

最后就是试卷的运输了,这个阶段将由考试机构派专人进行运输。过程中不仅全程移动视频监控,同时对于试卷还进行了特殊手段的GPS追踪,保障试卷的运送路线不出一丁点差错。

比如说北京市,自2022年5月中旬高考试卷命题工作启动以来,北京市局内保局、反恐怖和特警总队等相关单位联合行动,以防窃听、防窃取、防电子设备干扰为重点,对命题现场工作区、休息区、教师人身及行李物品开展了全面安全检查,并围绕命题、印制、运输、保管等环节,全程跟进开展安保工作。

3.jpg

“千里眼“、“顺风耳”、电磁屏蔽等守护考场

如果说传统的安防摄像头是视频监控的“千里眼”,那么外接拾音器的智能安防监控模组就是守护考场安全具有顺风耳、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传统的拾音模式并不能做到全方位的收音,因此针对考场,通常会在讲台、考场中央额外接上外接拾音器,做到全方位考场拾音,杜绝舞弊现象。

在监控方面,考场的监控摄像机密度一般是普通智能教室的2-3倍。通过多机位的布置,实现对考场的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同时具有光学变焦、行为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不错过考场里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

由于最近曝出多起高考顶替、往届生“大变”应届生等恶性事件。对此,今年多地对身份验证系统进行了升级,在这些设备终端里已经输入了每个考场考生的身份和指纹信息。在验证身份证和指纹时,新的验证系统会更快速地识别。终端设备上也会出现考生的头像和相关信息。考生验证成功,终端机上会亮绿灯,验证失败,会亮红色灯,连续三次验证失败,设备终端会自动跳出一个人工照相界面,考生可进场先考试,监考人员会把拍摄的照片拿到相关设备上进行下一步检测,核实考生身份。

通过身份验证终端机,从根本上杜绝了替考等现象,同时对身份证的核查也对应届生和往届生做出了严格的区分,让改档等现象不再发生。

另外,各大考场也采用了信号屏蔽器等仪器,通过对周围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干扰来实现屏蔽,避免通过伪装的无线电设备出现舞弊现象。

考场外的新技术应用同样惹人关注,为了保障高考的有序和安静,很多省份的交警部门已经在中心城区全面实施了机动车禁鸣的管理措施,违法鸣笛抓拍技术也被大量应用,配合上禁止鸣笛标志,有效保障考试的安静进行。

违法鸣笛抓拍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声学探头、车牌抓拍识别摄像头以及后台执法联动系统。将环境干扰滤除,精确锁定任意的噪声源位置,从而对鸣笛的车辆进行视频抓拍和车牌识别,确定违章行为,实现全区域、全时段、全自动抓拍处罚。

最后

每一年高考的护航技术都会有所提升,作弊技术与反作弊技术的一次次的博弈,推动了高考安保向前发展。不过高考并非人生的终点,在此小编希望考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预祝各位莘莘学子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责任编辑: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