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扎堆”出场,智能门锁“内卷”继续

2022-03-23 09:00 来源:智安物联网

阳春三月,发布会纷至沓来,全屋智能霸屏满场。

3月16日,华为终端召开2022年华为全屋智能及全场景新品春季发布会,3月17日,智能家居玩家云米科技也紧随其后召开2022春季战略新品发布会,3月18日,萤石网络2022春季发布会也接踵而至。

从各家发布会主题中,不难看出各玩家打响了一场「全屋智能」之战,全屋智能这一主题唱主角,但丝毫没有影响智能单品之间的内卷,例如智能门锁。

智能门锁的“内卷”现象从一场场新品发布会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萤石推出了萤石北斗星视频锁DL30V,这一视频锁具备2K 超清、宽广视野、门铃可视通话、AI陌生人监测、全自动开关锁等七大星级功能;

而华为发布会上推出了华为首款智能锁,搭载鸿蒙系统,具有“3D人脸识别、AI指纹识别、分布式可视猫眼、可反向充电”等多项功能;

云米智能锁eyeLink 2 Pro则把卖点聚焦于“3D结构光人脸识别、双芯片独立运行、微波雷达感应”等。

可以看出,各玩家都不懈努力地力争在智能门锁的土壤开出更多与众不同的花儿来。如今智能门锁身份也多了一层,不仅仅是承担一个出入口控制功能的“门卫”,也是全屋智能的“联动成员之一”。

关于新一代智能门锁价格,就智安物联网现有了解,以上提到的智能门锁只有云米公布了市场价格,以京东电商平台为例,云米3D结构光人脸识别智能门锁价格为2999元。

1.png

而就智能门锁平均价格而言,以线上为例,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的《中国智能门锁线上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1月线上零售量为27.5万台,同比增长18.0%,零售额为3.7亿元,同比增长6.1%,线上平均成交价为1337元。

与平均价格相比,2999元属于中高档位的价格,尚处于高位,当然价格也有新品发布时间等多因素有关,但总的来说,这一价格并不“亲民”。

智能门锁市场潜力几何?

不可忽略的是,在我国智能家居爆款产品的使用频率排名中,它在家庭安防市场可是高居“状元”的位置,在智能家居整体市场地位也是数一数二,在智能家居用品中其使用频率达19.61%。

那么,若单看智能门锁市场,究竟潜力几何?

根据葵花大数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门锁的整体生产总量大约是1800万套,同比增长50%;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的整体生产总量大约是2400万套,同比增长33.3%;

反观销售量,2021年中国智能门锁的整体销售量大约是1300万套,同比增长62%;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的整体销售量大约是1900万套,同比增长46%。

可见智能门锁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生产量和销售量有大约600万套的差额,消费购买力稍显疲软。

再看销售金额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门锁的整体销售额大约是142亿元,其中零售渠道销售额为78亿元,占比55%;地产工程渠道销售额为19亿元,占比13%;电商渠道销售额为45亿元,占比32%。

预计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的整体销售额大约是159亿元,其中零售渠道销售额为73亿元,同比下降6%;地产工程渠道销售额为21亿元,同比增长10%;电商渠道销售额为65亿元,同比增长45%。

从渠道来看,线下渠道仍是智能门锁市场主攻的“城池”,但得益于电商、直播方式成主流,电商渠道增势也颇为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去年新的智能家居标准——Matter出台,这一名称是由CSA联盟重新命名为Matter ,这是一个让智能门锁、智能猫眼、智能音响等智能家居设备连接并在一起工作的技术,随着这一标准的成熟落地应用,家居生态愈发完善,智能门锁或能将爆发一场新的市场机遇。

智能门锁成主流,人脸识别市场活力释放

如今3D人脸识别功能之于智能门锁,就如同最后浇在油泼面上的那一勺滚油,没有它就似乎缺少了最核心的灵魂。

在智能门锁领域,人脸识别市场活力竞相迸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各行业应用渗透不断深入,预计2022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到68亿元。

当然,人脸识别不仅仅止于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细分领域,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落地,尤其是在安防和金融领域应用最广。随着下游应用市场不断拓展,推动3D识别、活体检测等关键技术正引领人脸识别行业快速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智能家居玩家在发布会上介绍智能门锁特征时,都会无一例外提到:隐私安全性,华为发布会做宣传时更是称为“金融级安全”,可见商家的“求生欲”,也足以见,“隐私安全”是提振消费者信心的突破口。

综合近几年人脸识别发展来看,“隐私安全问题”已成了智能家居产品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特别是去年315晚会曝光的人脸非法采集问题,隐私安全问题频频暴露,不禁让人们惴惴不安。

不过随着技术广泛应用和问题显现,法律条例也在一点点为人脸识别“穿”起盔甲。例如前段时间两会召开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郭竞坤就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对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人脸识别司法解释就是专门为规范“刷脸”出台的。

而关于企业数量上,人脸识别相关企业呈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企查查数据显示,2017-2019年中国人脸识别相关企业注册量持续增加,2019年达近年新增企业峰值,2020年开始出现下降,新增企业降至1748家,同比下降25.4%。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新增人脸识别相关企业1111家,同比下降36.4%。大浪淘沙,行业洗牌,最后留下来最久的,在争夺市场份额时也更具话语权。

责任编辑:祁增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