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起这些安防相关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2025-05-09 00:34 来源:中国安防协会

2025年5月1日起,一些安防相关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涉及生物识别、网络安全、消防产品等领域,一起来看看。

01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

国家标准GB/T 44261.4-2024《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第4部分:真值与视频标注程序》于2024年10月26日发布,于2025年5月1日实施。主要起草单位包括熵基科技、云从科技、瑞为技术、九联科技、新大陆、狄耐克等42家企事业单位,用于指导规范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生物特征识别相关的真值与标注程序。同时该标准等同于ISO/IEC国际标准:ISO/IEC30137-4:2021。

该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提供一份对视频监控系统中出现的人、人脸、以及其他身体部位和任意主体进行标注的规范。标注对象包括人脸、嘴巴、躯干、虹膜、指纹、掌纹等。

02

网络安全领域

《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弹性评价准则》(GB/T 44862-2024)

本标准规定了网络弹性评价准则,给出了网络弹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从包含网络资源的信息系统弹性功能和结构的视角出发,评价对象为一个组织或部门的系统,也包括系统所处的环境、系统运营所涉及的组织管理、人员及相关内容。标准评价原则主要以攻防为导向,评估系统对威胁的应对能力,保障关键业务稳定,实现主动防御;重视应急响应与恢复,将损失降到最低并迅速恢复业务;围绕业务风险核心,助力组织风险管理,提高网络安全投资效益;还统一了网络弹性功能与架构,为系统设计和实现提供指引。该标准将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保障工作迈向新的高度,增强应对网络威胁的能力。

《网络安全技术 终端计算机通用安全技术规范》(GB/T 29240-2024)

本标准基于终端安全领域新技术和新场景要求,结合最新法规,从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等方面修订了新的适用于终端安全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测试评价方法和等级划分,旨在更好地规范终端安全类产品市场。

本标准从终端计算机面临的被盗和丢失、主机保护、隐私泄露、非法访问、终端滥用、恶意软件、网络攻击、漏洞利用等安全威胁,从硬件、固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4个层面,设计了硬件接口安全、BIOS固件安全、个人信息保护、身份标识与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运行时防护、安全性分析、备份和恢复、可信度量、无线安全、配置基线检查等12项安全功能要求。基于GB/T 18336的最新版本,对安全保障要求进行调整。依据最新的安全功能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同步修改测试评价方法。

《网络安全技术 存储介质数据恢复服务安全规范》(GB/T 31500-2024)

本标准确立了存储介质数据恢复服务的安全原则、规定了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实施要求,描述了满足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实施要求的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存储介质数据恢复服务机构针对非涉及国家秘密的数据恢复服务的实施和管理、存储介质数据恢复服务机构的自评价和第三方监督评审,以及存储服务使用单位采购数据恢复服务的评价。

作为中国首部数据恢复领域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服务条件、服务过程及服务管理中的各个要素,并提出了相关要求,可用于指导存储介质数据恢复服务机构进行规范化服务和管理,该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中国数据恢复的服务水平,促进国家的信息化发展。

03

《住宅项目规范》(GB 55038-2025)国家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今年3月31日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GB 55038-2025),5月1日起施行。新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在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

04

消防产品系列国家标准

防火卷帘相关标准:《防火卷帘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14102.1—2024)、《防火卷帘 第2部分:防火卷帘用卷门机》(GB 14102.2—2024)、《防火卷帘 第3部分:防火卷帘控制器》(GB 14102.3—2024)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完善了防火卷帘产品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相关要求,规定了重要公共建筑中使用产品的产烟毒性和气密性要求。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产品结构、功能和性能,以及使用的蓄电池类型、性能和材料。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GB 4715—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细化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产品分类,规定了产品可靠性和抗干扰性,限定了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

《火灾报警控制器》(GB 4717—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操作方式、通信协议、总线性能、控制与数据分析功能,统一了时间基准,提升了火灾报警响应速度。

以上6项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消防产品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促进消防产品设备更新,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