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联合海康威视发布“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
2023年我国原煤生产和进口煤量约52亿吨,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营收3.5万亿元。煤质检测,是煤炭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关键性环节。以往,传统化学手段的煤质检测技术,效率低、风险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针对以上问题,国家能源集团与海康威视历时三年,逐步确定了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的技术路线,通过多维感知、双模态神经网络算法、AI模型等一系列自主核心技术,实现了大批量煤样的实时、在线、无损检测。
其带来的成果,对煤炭质检来说,是颠覆性的。大幅缩短结算周期、提升配煤精准度、增强入炉掺配的灵活性,提高港口生产的自动化效率。
将至少8小时的检测周期缩减至2分钟;
单列车的检测煤量可达1吨以上,是原有检测量的百万倍;
规避人工干预,改变了整体煤质检测的流程、结构,透明度更高……
经过三年的研发、验证、实验、调整、交付,到2024年,“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已经应用在国能集团四大产煤区、港口、销售、电厂、化工产业共9家单位,检测煤量超4亿吨。
煤炭数字化,仅仅是海康数字化赋能的一个场景。从2015年智能化伊始,海康的探索就没有停过。很多在当时看不太懂的布局,从现在看已经逐渐明朗。
海康的“数字化”逻辑
数字化,核心是数据,是处理和使用数据的能力。无论是公共业务,企业业务,还是民用品,所有产业、行业的数字化升级,都是围绕“数据”展开。具体到某个行业,就是行业“大数据”。数据是数字化的前提,是数字化的核心要素。
数据从何而来?早期的CCTV和模拟时代,数据是人对一帧帧视频画面进行筛选、收集后,用文字、文档的形式记录、归类、存档展现出来。AI兴起后,在前端加入AI算法去进行特征提取,对数据源进行结构化归集、分类,形成结构化数据。开始应用在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的场景下。再下一步,是云的应用和智能芯片的量产,带来了前端智能化、边缘端智能化,将数据源在前端进行第一次分类,边缘端进行二次分类,最后汇集到大云的数据,已经是筛选过的精准数据集,使得原来功能单一、场景庞杂的一个个小场景,在“云边端”协同后,演变成可以应用在从大到小各个场景下的融合大数据。与此同时,单一的视频信息和视频数据这种生产力,已经难以应对各种复杂场景的生产关系需求。于是,微波、毫米波、雷达、红外等等非可见光传感器入场,形成了可见光+非可见光的多维感知体系。也就是今天我们提到的多维、多态、多用途的全系数据集合。
在全量数据被收集、归类、共享后,一个个数据集分门别类,变成了改变生产关系的新生产力—数字。这就像计算机将“0”和“1”组成不同的字符串,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一样。数字化,是对用户而言,也是对管理而言的。这些数字应用到不同的用户,得到用户迫切需要的行业应用和管理工具,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向数字要效益,是数字化的根本,也是用户需要数字化所产生的价值。回过头来看海康的数字化之路,很早就在铺垫。2015年是中国AI应用的元年。2015-2016,针对AI兴起第一波的特征识别和深度学习,海康做的是现有设备及平台的智能化升级,提出了基于前后端智能化的SDT。2017年,开始做云端智能,将“边和端”智能串联云智能,搭起智能化基本框架。2018年的AI开放平台,是把自己已有的“云边端”智能、“端云协同”做到生态链中,使更多伙伴具备智能化能力,为下一步的场景智能化做出细分行业储备。从2019到2022年,海康开始讲数据。他们所谓的数据,是基于物联网感知层的数据,其来源、使用权和所有权在用户,是用户提质增效的工具。这和互联网企业说的数据从本质上不是一回事。这些数据,是海康基于原有积累的软硬件条件,和在原有行业沉淀的应对用户碎片化、定制化的能力,针对感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类,定位数据结构化和生态多元化后的落脚点。2022年,将企业定位变成“智能物联”后,随着主营可见光和视觉业务的智能化升级,以及从2008年开始积累的工业相机,到2016年的微波、毫米波、雷达技术的逐步产品化、产业化,有了产品、平台、技术、能力和需求工具化的全方位支撑,一切自然而然的指向了数字化场景。这符合我们上边说的数字化管理的各种要素和发展逻辑、业务需求,也符合海康开拓赛道的能力。
什么是海康的“数字化”
根据笔者的观察,“全面感知、泛在智能、深入行业、落地场景”,是海康场景数字化的四个特征。
全面感知,即持续拓展的可见光、非可见光等多维感知手段。海康以视频业务起家,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单一的视频会有短板。比如液位、测温、成像建模、工业检测、科学仪器等等依靠物理手段所得到的数据和结果,视频很难覆盖到。而这些数据,往往是工业、环保、水文、科研、能源等行业切实需要的数据。为了全方位、立体化感知不同条件下不同场景客体的特性,海康又逐步开发了红外、X光、毫米波等不同传感技术,能够全方位、多角度、高效率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特定数据。
泛在智能,即数据多维融合后的智能化输出能力。如上述所说,在得到了想要的数据特征后,通过智能化后的前后端、软硬件协同,将数据进行结构化、细分化、精简化、高效化的分发、利用,用户得到便捷、高效、准确的使用结果,使数据变成更进一步的数字化工具。
深入行业,这是数字化复杂的一步,也是不可绕过的一步。我们之前的文章就曾多次表述,千人千面,公共服务和企业服务的用户更是如此。大小不一的各个行业,细致入微的应用场景,复杂、分散、多样、碎片,定制化程度高、行业差异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精耕细作。这个过程,又可以分两类,一个是自己面对用户直接做,一个是通过生态链合作伙伴的行业服务商再到用户。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直面行业需求,都要为用户和伙伴提供可实现、可交付、可验收、可信任、有价值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落地场景,是结果,也是最终的目的。数字化是赋能工具,是在用户获得动能前进的同时,也驱动海康不断向前探索更深入的业务场景。
这一切,并不是计划好的。从海康自身这条主线叙述,他们追求的核心,是感知技术、AI、大数据的技术底座,不断探索新技术,不断夯实自己的地基,不断丰富自己的产品线、平台和数据应用能力,随着不断地升级、迭代、发展,今后的路自然而然的就看到了方向。也就是说,市场与技术的双轮驱动决定了海康的业务方向,而不是先瞄准业务方向而大规模扩充研发和产品能力。这里边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确认符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发展方向,不是为了做而做;二是在产品和技术找到方向后,追本溯源,不能忽略基本的商业价值。创新也应该符合市场客观规律,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创新,是伪创新,是要被淘汰的落后产能。
从用户这条线来讲,在深耕行业的过程中,千百个应用场景会遇到成千上万的问题需要解决。用户买产品、技术、服务,诉求永远是降本增效,提高收益率。AI时代,智能化是解决生产和管理问题的最好抓手之一。智能基础上形成的数字化工具,是最大限度符合用户刚性需求的落地点。但千行百业,千差万别,每个行业都在寻找符合自身场景特点的数字化服务商。此时,具备感知技术、有智能化方法、数据模型开发能力的伙伴,水到渠成的就成为了天然的合作伙伴。海康这类企业,刚好符合这些预期。
用数字化方式进行行业化场景落地,因为本身的特性,通用智能化的大模型不太适合。这也是硅谷目前AI创业公司团队越来越小的原因。场景越来越细,需求越来越多,做到最后会发现,满足一个行业的一类用户,需要深挖的技术和资源已经远超大模型的能力范围,垂直于场景和行业,也不可能需要人海战术搞定。因而,适合场景本身的行业模型更适合场景数字化落地的赛道,而且海康也是这么做的。不盲从新技术,不哗众取宠,踏踏实实的深入田间地头,找到最适合自己定位,也最适合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一直是海康的一把利剑。
为什么是海康?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看胡扬忠怎么说。
对于我们来说,这么多场景,做哪个产品投入产出最高,这样的小账本是算不出来的。我肯定想先做能赚钱的场景,但这是个主观判断。结果是不是这样?做不做得出来?能不能做稳定?不知道的。在企业场景数字化的过程中,我们方向明确,就不算小账了。—《哈佛商业评论》胡扬忠专访
这段话,很明确的回答了在如此内卷的数字化赛道上、数字化浪潮下,一个另类的海康的发展之路,那就是:专注、有准备、成就客户也成就自己。
专注:历经硬盘录像机、视频、安防、智能物联……23年间,海康一直瞄准了自己该做的事一做到底。几次转型,都是围绕着技术升级展开,不是硬生生的切换,而是通过技术升级而拓展企业的厚度和赛道的宽度,从未虚空捏牌创造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赛道跑偏。技术创新,兼并的很少,基本靠内生驱动。坚定的走技术化路线,坚定的从自我革新出发,坚定的向技术要效益,才让数字化落地成为可能。
有准备:淘汰一代、展示一代、研发一代。开头提到的“煤质快检”技术,海康不声不响的做了三年。从2021年开始,到2024年上线,对外没有过大肆宣传,是先有后说。在诸多领域,海康一直如此。不算小账,持续准备,一点点的试,一点点积累,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归结出一个又一个适用于用户的方法论和工具,而后面对着这些场景,进行二次、三次数字化改造,永无止境。时至今日,海康的场景数字化,已经落地在了电力、公路、煤炭、水利、零售、轨道、工业制造、城市管理等诸多行业,而且还在不断延伸。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做好自己,练好内功,才能拥抱更多的机遇,也能在挑战来临时坚如磐石。
成就客户成就自己:在与胡扬忠的多次交流学习中,他都有过这样的表述,“不要看一个企业说什么,要看它做什么。做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客户和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首先想到自己能得到什么。给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就是你的所得之处。”场景数字化,面对的用户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复杂,就更要从用户角度出发,给用户解决实际问题。在给一类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工具,让自己也能越走越远。
结语
2021年底,在杭州和胡扬忠交流时,他曾用“榕树”比喻海康。技术是根;信号处理和感知、智能的主业,是干;延伸出的行业、产品和方案,是枝。如果枝长得足够粗壮,还可以再扎根新领域。海康不想做单一巨型品类的红杉,而是要把自己的产品、技术落地生根,扎到泥土里,植根更多的行业。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海康在企业经营和结构上,一直对标3M,有底层根基的技术,并依次延伸到各个需要自己的领域,在细分行业保持领先。时至今日,海康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3万多个SKU、有快速调整能力的生产线、3大BG、近10个创新业务板块的龙头企业。随着前期准备的生根落地、场景数字化的逐步成熟,海康的规模和业务将进一步的扩大。只要坚守技术导向,坚守客户需求导向,在数字化落地的过程中,海康一定是受益者,也是能为行业、用户、市场带来更多、更大价值的“大榕树”。
至于将来,还是那句话,这不是计划出来的,是走出来的。回望来时路,轻舟已过万重山。
责任编辑:石旭
小手一抖把码扫,物联消息全知晓
2024-12-02
2024-12-04
2024-12-03
2024-12-03
2024-12-06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