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真的坐稳行业老四(世界)了吗?

2021-09-14 10:37 来源:帮尼资讯

近日,Omdia发布了2021年全球智能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排名榜单。然而这份榜单却在行业内引发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议论。

据了解,业内人士主要的争议点在于榜单中一份有关各企业市场份额的表格。该表格列出了行业主要企业智能视频监控及基础设施占比,而业内人士讨论的重点正是在于榜单中的一个数据。

那就是华为替代了宇视,成为了这个榜单里的第四。

640.webp (1).jpg

榜单之争,争的是什么?

对于这份榜单的前三,业内几乎没有争议,海康大华依旧稳居一二位,瑞典安防巨头安讯士排名第三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公认的前三甲,但问题就出现在了这个第四。

那就是华为取代了宇视成为了第四。

要知道,根据千方科技的年报,2020年宇视科技年营收为52.7661亿元,增长6.89%。也就是说华为机器视觉想要取代宇视,2020年的总营收至少要在53亿元以上。

在帮尼菌之前的文章有过分析,在华为机器视觉的营收来源,离不开大量云项目提供的份额。2020年上半年,我国云计算市场公开招标的项目有58个,其中涉及了大量人工智能服务、大数据中心建设、智慧城市服务项目。这类项目为华为创造了超出15亿元的经济价值,但其中真正归属于华为机器视觉的份额恐怕难以捉摸。

这就属于项目的连带份额,而不是华为机器视觉本身产生的价值。

通俗点来说,这些项目本身看重的是华为的云构建能力,其中虽然涉及到机器视觉的架构,但仍只是一小部分。不能代表华为机器视觉总体的营收。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这就好比别人买了一件模型玩具,云技术就好比是模型的零件,机器视觉就好像是其中的胶水。当然客人为整体付钱肯定其中包括了胶水,可要是把所有的营收都算在胶水头上,那多少也有些牵强。

机器视觉的例子也恰是如此。

由于华为也并非上市企业,每年只向外界透露其四大事业部的营收,机器视觉具体的营收、研发、业务运作情况对于公众来说是完全不透明的,这也就加剧了业内人士对其的猜测。

640.webp (2).jpg

细分部门具体的运作情况,恐怕只有华为自己知道

老实说,华为机器视觉近几年来的进步大家是看得到的。但宇视的进步同样也不小,尤其是被千方收购后,其在智慧交通领域获得了大量的渠道资源,这对于其业绩进步都是不小的助益。

要知道宇视本就是以项目设计、解决方案、行业渠道见长的企业,其为公安研发的多类系统在实战中都有较好的效果。而如今营收破50亿的宇视,要是被这样的数据整理毫无来由地比下去,恐怕多少有些难以服众。

所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华为机器视觉即便真的做到了世界第四(除去亚萨合莱和博世),那么其营收来源,想必不简单。

当然我们也不能去责怪华为,企业本身没有透露机器视觉具体业绩的必要。我们要去质疑的,是近年来对于安防数据统计的粗狂性和不严谨性。尤其是在安防行业边界日益模糊的当下,如何进行一个合理的数据统计,已经成为了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毕竟数据这东西,在大数据时代实在太过重要。

安防行业数据统计,难度陡升

如果你去百度一个安防的行业数据,你就会发现不同媒体之间给出的行业数据往往是不同的。事实上,随着行业边界的逐渐模糊,安防行业的大数据模型本来就越难越难以建立和统计。

像海康大华这样的行业龙头其实还好,行业龙头的地位加上上市企业每季度都必须公布的财务数据,让人们很容易就能知道企业的运转状况,了解企业内部各主营业务之间的关系及成长情况。

但像博世或华为这样没上市,但又是大型集团的企业,对于安防板块的调研难度就非常之大了。在过去整个安防市场容量还比较有限,通过简单的调研个估算就可以大致推算出这些巨型企业的安防板块营收。

如今随着整个市场的扩大,对于这类企业安防板块的运营估算越来越难,一方面市场的扩大让很对地区都爆发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安防行业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主要城市,尤其是在雪亮工程大潮期间,地方建设热潮的兴起更加大了统计的难度。报告根本没法覆盖这么广的地区,只能找几家有代表性的区域厂商来估算。

在云时代里这样的统计方法根本就难以实施。以机器视觉为例,云项目、智慧城市项目根本离不开机器视觉,可在实际项目中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会免费赠送一些摄像头之类的机器视觉产品,这些产品在结算营收的时候就很难。而且很多项目都是不对外公开的,调研机构根本无法调查机器视觉在项目中的营收占比。这就加剧了调研的难度。

但是作为行业的参考数据,业内各大企业每年又对友商的经营状况很关心,因此调研的需求有很大,在这样的两难抉择里。调研机构也只能通过大致的数据进行估算,因此才有这次的争议事件发生。

从行业来看,数据难以推算恰恰说明了行业规模的扩大和边界的模糊。但这样规模的市场,同时也需要更为高级的分析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数据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反馈于企业。

毕竟这才是调研报告的意义,不是吗?

责任编辑:安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