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疏漏丨一部手机的高考奇幻之旅

2021-06-10 10:33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缙霄

高考,全国人民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它给了所有人一次同台竞技的机会,也是无数家庭改变命运的重要时刻。

作为决定未来的赛场,诚实守信是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全社会都在紧盯底线。

image.png

但相较于往年,今年的高考显得格外的“魔幻”,有女生因为带金属牙套被禁止进入考场,不得已警察叔叔帮忙去医院开了一份紧急证明;还有男生因为衣服上的金属拉链被禁止进入考场,热心的送考家长当场为其修改衣服。

在这种高信任,高期待的环境下,一条来自武汉的新闻则显得格外的“讽刺”。

一部手机的奇幻之旅

6月7日,高考第一天,有网友爆料称,在下午的数学考场上有考生疑似将2021年全国新高考一卷数学卷拍照上传至搜题APP上,被搜题APP工作人员发现后截图举报。

网传截图显示,上传的数学试卷截图左上角出现了考生名字吴某某与座位号24。上方显示时间为2021年6月7日15时46分,此时离高考数学结束时间还有1小时14分。

6月9日,教育部发出通报,经查,该考生在进入考场接受安检时,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高举双手避开了安检,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考中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拍题,于开考 46 分发至某培训机构寻求答案(未获)。考生已承认作弊行为。目前,该生已被取消所有成绩,并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同时,撤换监考人员,加强监考力量,涉事监考人员已由纪检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

手机事件暴漏了什么?

根据地方媒体报道显示,当下我国绝大多数的高考考场其主要配置二代身份证读卡器、金属探测仪、无线信号屏蔽仪和监控摄像器等设备用以“反作弊”。在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还会组成教育部、省教育考试院、各考点联网的视频监控网络,用以全程实时视频巡查各个考场。

从规定细则来看,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员在进入考点时,对其服饰鞋帽、随身物品进行严格检查,金属探测仪未出现报警声音方可进入。

image.png

正在接受安检的学子(图文无关)

从本次教育部通报中“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高举双手避开了安检”来看,虽然安检环节的问题要大于检测设备的问题,但并不是意味着检测设备就没有问题。

这就涉及到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的弊病了,如今手持金属探测器由高频振荡器、振荡检测器、音频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器等组成,从技术原理上来说通过调节高频振荡器的增益电位器,恰好使振荡器处于临界振荡状态,也就是说刚好使振荡器起振。当探测器靠近金属物体时,由于电磁感应现象,会在金属导体中产生涡电流,使振荡回路中的能量损耗增大,正反馈减弱,处于临界态的振荡器振荡减弱,甚至无法维持振荡所需的最低能量而停振。

将检测出的这种变化,并转换成声音信号,根据声音有无,就可以判定探测线圈下面是否有金属物体。人身检查过程中若检测到某一部位,金属探测器报警则表明有金属物品。

归根结底,因为受“便携性”的制约,手持式金属探测器在某一时间点,只能探测人体的部分区域。

极为“赛博朋克”的现实

身处于安防行业,我们能看到不少企业、机构都以智能监控为基础,针对高考场景推出了相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从相关数据来说,这些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应用,可以对当前考场的异常行为进行相当程度上的制约。但问题是,本年度全国1078万考生,共设考点7200余个、考场46.6万个(含2.6万个备用隔离考场),涉考工作人员140余万人,其中监考人员95万余人。

在这种级别的人数下,这些设备与解决方案的落地费用则成为了一大难题,为这千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的概率去进行付费,费用从何而来则是一大问题。

就如同在之前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样,在当下我国的校园安防建设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从来不是先进与否的问题,而是从无到有的问题。

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

从适普性来看,当下的校园环境中,能有效防止通信设备夹带,且相对来说不依赖安检人员主观能动性的,是手机安检门。

说起安检门,大家多少都了解一些,市面上我们常见到的安检门,一般是普通金属安检门,也叫金属探测安检门。而手机探测门主要探测手机和具有传输功能的电子产品,它对人体随身携带物品,如项链、手表等则不会报警。

从原理上来看,手机探测门主要是采用涡流检测及电磁身份识别感应、微留残探、精密滤波、有限元分析、自适应等技术进行探测的,它是通过对多种金属物质进行综合分析,加上算法写入程序,检测门每侧有十个探点,共二十探点,不会对被检测人员发出探测辐射源,对人体无伤害。

而根据有关机构测算,对于只进行通信设备探测的场景,金属安检门的误报极高,而与之相对比额手机探测门误报率则在2%左右,显然手机探测门在针对通信设备进行探测需求的场景更实用。

小结

在北京考生刷脸入场、吉林全面向媒体与家长代表开放监控系统监督的背后,我国依旧存在本次武汉的“吴某某事件”。

当下正处于校园安防建设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阵痛期,如何用更加科学的手段、更加低廉的代价为校园安防添砖加瓦,是摆在每一个安防人面前的难题。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