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处理迎来重磅政策,中间环节岂能忽视?

2021-06-01 10:07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缙霄

5月2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与安全风险,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等共同参与制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该规定旨在以有效防控危险废物环境与安全风险为目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不可被忽视的危废处理

所谓危废,即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主要包括化工、冶炼等制造业中产生的废酸、废碱、石棉废物、冶炼废物、废矿物油等。

对于日常生活来讲,危废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

对于人类健康而言,危险废物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烧等危险性事件; 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等。

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危险废物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瓶颈。

因此,建立完善现代化的危废处理体系,将是群众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最易被忽视的危废处理环节

谈及危废处理,可能常人第一反应就是熊熊燃起的焚烧炉与带有危废标志的运输车。从流程来看,通常情况下登记申请、资料提交、转移申请、危废转移、销毁是当下危废处理的传统流程。

但在这其中,危废存放环节不入流程,也极易被人忽视。从监管的角度来说,由于危废的产生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在定量销毁的前提下,“不够量”便只能暂时储存。

image.png

危废处理迎来重磅政策,中间环节岂能忽视?

而危废暂存库不同于一般仓库,人员在进行仓库视察过程中很难发现隐藏的危险,例如货物积压导致的温度升高、易燃气体泄露以及腐蚀性物质的渗漏等情况。

如果人体长时间进入危废仓库,则可能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属于高风险作业,同时企业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对此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将花费巨大。

如何保障危废暂存库的安全?

从当前危废仓库存放的危废性质来说,危废暂存库大多存放一些可在常温环境下自行分解成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料,这些废料在空气中易自燃,在存储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会立即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并且在遇到明火或者温度过高时则会导致巨大的火灾安全隐患。

基于此类问题的考虑,在危废仓库的建设与升级改造中,能够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人员提前预警,及时处理隐患,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另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也着重指出,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视频监控、电子标签等集成智能监控手段,实现对危险废物全过程跟踪管理,并与相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实现互通共享。

智能监控手段的应用会为危废存储带来哪些改变?

从危废仓库火灾预警、防范危废泄露的角度来说,当下红外热成像+智能监控的方案经由新冠疫情大考之后已经走向成熟。从疫情中的表现来看,多家专业热成像厂商(如海康威视等)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突破了±0.5℃精度(无黑体)的测温技术,增加黑体的情况下可以达到±0.3℃精度,能完全适应危废仓库的火灾预警之需求。

而从整个安防系统的角度来说,当安防行业内的主流解决方案都具备实用性(简易培训用户即可上手)、可靠性(在危废仓库环境下经久耐用)、易维护(设备故障自动报告)、开放性(具备开放接口便于系统统合)等优点。

对比传统人工测温方式则具备不受光线干扰,全天候保证复杂场景下的报警准确性;不影响作业,不中毒,免维护;纯物理方法测温,非接触,不影响危废搬运、装卸等优势。

亿吨危废带来的刚需

锐观咨询数据显示,根据危废处理行业处置均价(4000元/吨)测算,2018年中国危废处理市场规模在1176亿元左右,预测2020年,中国危险废物产生量突破亿吨,市场市场规模达2000亿元。

根据E20环境平台的统计,目前全国危险废物经营企业平均处理规模仅为2万吨,大部分为年处理能力1万吨以下的小企业。我国危险废物经营企业营收前10名的企业市场份额总量占有率仅为6.8%。

危废的高速产出与处理能力的不足形成对照,与之相应的便是经典小学数学题“游泳池同时排水放水”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产出与处理则会倒逼危废存储仓库数量的进一步提升。

加之环境监管趋严也在倒逼危废企业更新危废处置、监管方式,提高效率,而智能视频监控、数字化管控、精细化管理将是危废行业的绝对方向。

依此而言,亿吨危废带来的可能是智能监控市场的又一次腾飞。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