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上楼“拉锯战”,技防难防的问题究竟在哪?

2021-05-14 10:56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缙霄

5月10日晚,四川省成华区一小区电梯内发生电动车起火事故,造成5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婴儿。

现场监控视频显示,事发时电梯内共有五人,一男子扶着一辆电瓶车,电梯关门瞬间,电瓶车起火,电梯内被火光浓烟包裹。另一段视频显示,电梯门打开,里面一片火烧过的痕迹。

危险,可又有几人重视?

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全国每年平均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约2000起。

为了更好地普及电动车起火的相关知识,各地的消防部门在过去的数年中,开展了无数模拟电瓶车充电引发火灾的实验。实验数据结果显示:电动车着火3分30秒,整个车身温度即可达1200摄氏度,同时伴随大量有毒浓烟,极易引发伤亡事故。

image.png

但现实是,仍有大量贪图方便、省钱的民众将电动车置于楼道内充电,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电动车进入电梯。

电动车上楼问题成“拉锯战”,起因为何?

事发之后,相关视频被传到各大小区的业主群,就电动车上楼问题一度爆发了比较激烈的讨论。

有业主表示,即便是在新小区,配套的充电桩、车棚也普遍分离,同时自行车棚、充电桩等设备也严重不足,有限的几个充电桩远远满足不了几百户居民的充电需求。

即便是有业主选择仅将电池拎回家充电,也同样存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安全与便利难以权衡,每次讨论都是业主之间吵成一片。

没有停车棚,缺少充电桩,充电不方便,成为业主这场“拉锯战”最直接的起因。

如果选择对现有设施进行扩建,让车棚与充电桩的数量匹配业主需要,那钱从哪出也是问题。有业主认为这笔费用应当从物业费中支出,而物业则认为应当从维修基金里出,居民日益扩大的充电需求,正在与有限的“资源”共同产生一个恶性循环。

“技防难防”的问题在哪?

有关电动车进楼的问题,从解决方向上来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首先是物业作为小区的监管人员并无执法权,这就意味着物业管理人员只能提醒无法惩罚,甚至不能采取强制措施。

而地方消防部门对于小区的监管更多是停留在对于消防设施、消防规范的监管上,同时属地警方也不会对没有产生社会危害的事件进行干预。

众所周知,安全防范的本意,是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但根据以往经验,从人防的角度来说,在当前大型小区动辄几十、上百幢楼的前提下,如果采取传统手段进行一对一“盯防”,则需要相当庞大的保安群体,这显然并不现实。

从物防的角度来说,过去曾有物业公司试图通过为电梯安装栏杆、座椅等物品减少电动车的停放面积,以达到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的目的。但栏杆、座椅等物品,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天性好动的小孩等群体来说,很容易产生磕磕碰碰,因此推广受限。

从技防的角度来说,传统门禁虽能对推电动车进电梯的行为产生一点阻碍,但很难达到制止的目的。而较为先进的,搭载图像识别的电动车告警系统则因为隐私与费用问题让物业与业主争论不休,以至于迟迟难以落地。

地方性行业政策会是“技防”普及的曙光吗?

在本次事故后,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服务区域电动车停放充电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成都将进一步加强物业服务区域电动车停放充电管理。其中明确指出要“集中开展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专项整治”与“进一步规范电动车停放和充电服务行为”。

具体而言,在治理方面,在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的行为予以坚决制止并组织清理;对拒不清理的,要及时向消防救援机构或者公安派出所报告。而在规范方面,要求各物业服务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的管理,按规范设置充置充电设施,加强消防安全检查,依法合理计收相关费用,为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电动车停放和充电服务。鼓励物业服务企业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电动车停放充电管控。

从行业政策的要求上不难看出,为了解决电瓶车管理“老大难”问题,一套智能化、全面化、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是当前物业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而在行业政策的面前,过去业主与物业之间就经费问题的扯皮也可获得一定缓解,如果这一地方性政策能面向全国范围内推广,或许能让此类事件从此被扼杀于萌芽之中,让民众享受科技带来的安全感。

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业内专家认为,电动车火灾隐患治理需要各方努力,除了使用者要提高防范意识和摒弃侥幸心理,生产厂家要提高电动自行车电池的产品质量,相关部门严格市场准入。积极推动室外集中充电车棚、充电桩的建设。物业企业要负起日常管理责任。

电动车在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防安全隐患。恰逢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也希望社会各界一起,为居家安全共同努力,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人。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