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已渐渐重生,火热市场下安全切莫大意

2020-10-16 09:52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缙霄

民宿大约是今年最容易被误解的行业了。年初疫情来袭,有媒体说「民宿是第一个归零的行业」。

事实证明这个判断错了,媒体这样报道,大抵上是因为没有分清「民宿」和「城市短租公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

那么伴随国内疫情逐渐息止,后疫情时代的民宿行业怎么样了?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以全国各个民宿聚集地区的一共516家民宿为样本(经营时间均超过1年,平均房价600-800元),并以7月—9月的数据作为对照得出了以下结论:出国游、跨省游变成了周边游,对于高端民宿来说,是今年最大的利好,民宿行业也将迎来重生。

图片1.png

行业重生后可以预见的乱象

伴随经济复苏,民宿行业虽然逐渐向好,但民宿行业中的安全问题却迟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酒店拥有更为完善的安防系统以保证住客的安全,而民宿则相反,安全问题长期并客观存在。

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景区盗窃案件过千起,其中有20%来自于民宿盗窃,客户个人损失甚至有以十万记,不少的民宿房东也报案表示自己遭到上万的财物损失。

图片2.png

2019年国庆期间关于民宿安全问题的投诉

针对乱象,例如福建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及相关单位完成了团体标准《民宿安全管理服务规范》(T/FJAF001-2019)的制定工作,并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自2019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但要注意的是,在全国范围内,由于缺少统一的调度规范,各省的安防协会只能各自为战,以至于至今未有一个安全合理的全国统一标准。

再考虑大多数民宿都是低成本的运营,如同酒店一般完善的、大型的安防系统的建立对于运营者来说普遍是难以接受的。那么如何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完善安防的疏漏,就成为了一个令民宿管理者头痛的问题。

常见安防设施的缺陷

就综合主流社交媒体的网友发言来看,对于日常民宿起居大家所关心的几个安全重点主要是:门锁是否安全、屋外异常情况能否监控、有人闯入该怎么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安全防范问题而言,其主要在于“防”,最好的解决时间就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损失。

常见的民宿布控有门磁布控,由于大多的民宿为保留原始文化风味的优势都是一层连排或者有些是老房改造,容易给不法分子留有撬窗做案的条件,而门磁不管不法分子用暴力还是技术开锁、开窗,都能立刻感应系统发出警示声音并同时发出报警信息。

还有红外报警器布控,可随意装置在任何地方,只要报警器感应到室内物品大范围的移动,就会立刻触发报警系统发出语音,警示不法分子,落荒而逃。

除此以外,常见的监控、智能锁等应用也不一而足,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安防设施有效归有效,但依旧属于传统安防中“事中安防”的环节,由于当下触发器式的家庭安防设备依然很呆滞。所以较之“主动安防”这一理念下的设备,无论是从效果还是其他方面来说,都相差甚远。

三位一体构筑主动安防线

当下较为主流的主动式安防布控多为“智能锁+智能猫眼+智能监控”三位一体所组成的安防系统。

先从智能猫眼说起,传统猫眼的弊端明显,其功能单一,只是单纯的让屋主查看到门外的情况,而且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比如不法分子可以通过拆掉猫眼来打开门锁,从而进入室内进行违法活动

与传统猫眼单纯通过门上的窥视镜查看屋外情况不同,智能猫眼由前端采集猫头加后端显示屏组成,在屋外设置了摄像头,而在室内增加一个显示屏或是播报器,当有人在室外时,用户通过室内屏幕或手机即可同步看到。而当家中无人时,智能猫眼会对访客拍照、录像、保存留言并发送到用户手机,以供随时查看。

再说智能锁,智能锁作为智能家居的“入门级”产品,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提起和应用。伴随机电一体化、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创新,让智能锁取得了快速发展。

近年来长租公寓、酒店与民宿行业的蓬勃发展中,运营成本高、经营毛利较低、租客由于居住消费的升级对公寓各项服务的便利性提出更多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令运营方头痛不已。

而智能锁能够充分满足公寓的安防、便利性、管理等需求。当下较为常见的操作是通过智能锁建立面对用户的业务处理系统和面对房源的资管系统,集成数据通道服务和权限管理业务,从而在集成IT系统甚至是云端系统中进行在线管理。

但这种应用也仅仅只是发挥了智能锁的部分特性,在主动安防的概念下,智能锁与智能猫眼相携手,智能猫眼采用云端人工智能算法,支持人脸识别,录入人脸信息后,能够快速准确的确认来人身份。当有人准备通过智能锁开门时,智能猫眼可自动感应并抓拍、录像,同时推送手机提醒消息。

对于一般家庭、酒店而言,可能这就够了,但对于民宿这种人员流通量大,且安防环境不如酒店的情况来说,还需要智能监控入局构建起“三位一体”的防线。

伴随人工智能赋能安防行业,智能监控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加,通过搭载行为识别、轨道跟踪技术的智能监控,自动捕获可疑人员的运动轨迹,追踪拍摄并实时推送图像报警信息,还可以同步录像,能提前做出反应。即便是在夜间,在红外夜视的加持下,也能一目了然。

这样便会让那些试图通过敲窗等手段进入民宿的不法分子被及时发现,以便于住户的止损。

而对于民宿管理者来说,这种无人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的管理方式,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提升用户口碑,进而在乱局中脱颖而出。

后记:客居民宿多留心

由于民宿多远离城市喧哗,徜徉于僻静乡野,亲近民俗民情。而这种环境便会催生出安全隐患。

固而在选择民宿时,要多留心、多打听,在打算入住民宿前,向房主多了解房屋内部及周边环境及房主提供的物品。向房主了解房源、价格、入住、退订等信息。民宿不像酒店有全天侯服务,很多屋主都有自己的工作,因此入住时间需要双方协商而定。

另外则是入住前要先检查逃生通道与安全设施,以备危险时刻迅速离开,注意周围的安全逃生出口及紧急电话联络系统,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则是在日常出行时要多留心,民宿一般建于景区之间,且设计结构多样,进入入住房间,首先检查橱柜、浴室是否有可疑人物,注意门窗设施是否安全。外出游玩时,贵重物品应随身携带,勿放于房间内。

同时目前仍有大多数民宿存在陌生人可随意进出民宿,对入住人员人身安全存在一定影响。因此入住民宿时,在民宿没有建立相当的安防体系时,对访客须经再三确认,不可随便让陌生人进入自己房间。特别在晚间,若察觉有问题,应及时打电话给房主或求助当地派出所。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