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对隐私重视太过阻碍智能监控发展?事实未必如此

2019-12-11 17:39 来源:智安物联网

在过去的日子里,美国各地政府陆续出台禁令打击人脸识别技术。5月份,旧金山出台法令,禁止警察和其他政府机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七月份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市宣布禁止当地警方和市政部门使用面部识别软件,成为美国第二个禁止该技术的城市。而6月份微软删库,8月份联邦上诉法院驳回脸书希望撤销一项集体诉讼的申请。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向我们表明,美国似乎敢于像一切有可能侵犯个人隐私的技术说NO。

而人脸识别技术被禁止,受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安防行业,毕竟对于安防市场来说监控设备占了大头,同时智能监控又是未来趋势,重压之下未来似乎难以观测。以此而谈,美国对人脸识别技术的禁止貌似会对智能监控的发展与市场造成一种遏制,那事实果真如此?

数据说话,美国监控普及率惊人

根据IHS Markit预测,到2021年,全球将部署10亿个监控摄像头。其中,中国的安装数预计将达到5.6亿多个,占全球安装的监控设备的最大份额,而美国则将增加到约8500万个。

据统计,2018年,中国安装了3.5亿台摄像头;在美国大约安装了7,000万台摄像头。虽然看起来中国的监控设备数量是美国的数倍。但是考虑人口在计算平均值之后,美国大约4.6人/台,而中国约4.1人/台。

能想象么?美国的监控摄像头的渗透远远未引起人们注意,如果从人均数来说美国监控摄像头的普及率并不逊于“中国式安全”每名在外的中国。

虽然目前美国城市在如何处理面部识别方面存在分歧,但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有一个很显著的不同点,即摄像机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在中国,大多数摄像机的安装都是大项目驱动,而美国摄像机的安装主要是碎片化市场驱动,在美国安装的安全摄像机中仅有3%用于全市监视。

仅靠碎片化市场驱动便能与中国普及率近似,可是智能监控新蓝海?

上面的数据想必给了不少看官一种错觉,即在各市政府的高压政策之下,美国监控摄像机尚能以碎片化的市场驱动普及率仅能接近中国,同时在美国高国土面积低“地均”监控的前提下,相信在未来也会是智能监控的一片蓝海,前景可期。

可事实并非如此,尽管美国确实具有很高的渗透率,但这种安装基础已经发展了很多年,而中国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发展非常迅速。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明确,其次美国与我们不同,国土广泛不假但地广人稀的现象比我国更为普遍,想“地均”监控达到一个较为可观的地步则不太现实。

另外人脸识别这一技术在现阶段测试中,多数热门的AI应用人脸识别,针对不同种族的准确率差异巨大。其中,针对黑人女性的错误率高达21%-35%,针对白人男性的错误率则低于1%,这对于美国可以说是非常不正常的。众所周知,反对种族歧视是写进美国法律的(虽然结果相反),但这一问题不解决则会对美国智能监控的普及产生致命影响。

海外市场不止美国,一棵树上吊死不可取

timg.jpg

国外对隐私重视太过阻碍智能监控发展?事实未必如此

中国安防企业整体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安防企业开始将眼光盯向海外市场,呈现出集体出海的趋势,海外安防市场的巨大潜力是目前国内安防行业普遍看好的端口。

以周边国家为例,首先亚洲安防市场对产品的包容力极强,囊括高、中、低各档次的产品。印度由于人口众多、设施尚不完全,安防产品需求量大自不必说,以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也是除中国外亚洲地区视频监控增速最高的地区。

同时由于闭路电视(CCTV)网络的成本下降,包括印度、印尼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将取代英国和日本等市场,也将成为全球排名居前的安全摄像头市场。

而与我们一水之隔的俄罗斯也基于其所拥有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广袤的地域和安全威胁潜在数量的考虑,所展现出了稳定发展的潜力。与西方竞争国家相比,俄罗斯公司发现了与中国巨头公司合作所带来的优势。近一两年许多包括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以及俄罗斯外贸银行 (JSC VTB)等被西方制裁的银行、国家机构和国有公司等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实施昂贵的现代化改造以替换美国制造的设备。从乘用车到复杂的信息技术系统,俄罗斯已经逐渐开始将与西方的技术合作转移到中国。

而再往西行的欧洲市场则相较于美国更加宽容以及开放,欧洲安防市场作为全世界最大安防市场之一虽然市场非常成熟并有着“史上最严”的数据隐私法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贸易战的打响与今年针对安防行业的实体清单出炉,欧洲市场相较于美国实属一块乐土。

结语

虽然因为不同的文化、政治因素致使欧美民众从关注技术发展为主转向考量技术的人文、伦理等因素影响,但从市场增长来看其实并不影响智能监控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纵然海外安防市场前景较为乐观,可称得上是国内安防企业发展的新空间。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