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带来的“数字红利”更好惠及人民

2022-03-11 09:37 来源:法治日报

“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完善互联网司法模式。在全球率先出台法院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三大规则,我国互联网司法从技术领先迈向规则引领,为世界互联网法治发展贡献中国方案。”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如此提到。

一部手机加上一个平台,足不出户就能“线上”解纷。在现实中,各级人民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提供优质高效便捷诉讼服务,全力开启智慧法院建设新征程。前不久,在福建省务工的原告王某通过“重庆移动微法院”掌上法庭功能,就一起婚约财产纠纷与被告袁某在线上达成调解并签署调解协议,他对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的工作连连点赞……“现在通过手机就可以参加诉讼、调解纠纷,真是太方便了。”这是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线上司法服务让“正义提速”、降低群众解纷成本的真实写照,也是人民法院迈入信息化建设4.0版的一个缩影。

早在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提出要“建设立足于时代发展前沿的‘智慧法院’”,此后,智慧司法探索改革如火如荼。

各级人民法院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围绕“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创造更高水平数字正义”的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进智慧法院在司法公开、诉讼服务以及审判执行方面的建设,积极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努力探索适应时代潮流的工作模式: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中国庭审公开网四大公开平台相继开通上线,不断拓展阳光司法深度;推出人民法院执行案件流程信息管理系统、网上申诉信访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中国移动微法院等“掌上”服务平台,以及紧扣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五个关键词,建成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等,真正让各类当事人共享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司法诉讼服务;浙江法院打造的“移动微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研发的“E法亭”,江西法院构建的“收转发e中心”,重庆法院推出的以“易诉”“易审”“易解”“易达”和“法治云中心”为核心的“4+1重庆智慧法院新生态”等,都彰显了人民法院坚持“人民至上”、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司法需求的决心和信心。

从信息化建设1.0、2.0,3.0,迭代升级到如今的4.0版建设,智慧法院的功能和优势凸显。

《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2019-2021)》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依托信息化手段网上立案1143.9万件,提供跨域立案服务14万件,电子送达4147万次,在线调解超过1000万件,12368热线办结群众来电诉求765.1万件,网上保全案件52.89万。网上办案、在线诉讼日渐常态化,法官和当事人通过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和几个软件,就能将矛盾纠纷彻底化于无形,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非接触式诉讼”成为新常态,人民法院在智慧法院、智慧司法建设中的创新探索,让“指尖”立案、“云端”办案、“智慧”执行不再是纸上谈兵,也为人民群众带来触手可及的司法服务和更多的“数字红利”。

立案“不打烊”,审理“云端见”,执行“不掉线”,信息化赋能,为人民司法事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迎来新一轮司法质效腾飞。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描绘了智慧法院的美好蓝图,“加强智慧法院建设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科技赋能司法展现广阔前景。”在“十四五”新征程上,期待人民法院全力推动智慧法院建设再上新台阶,让新时代智慧法院带来的“数字红利”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法院改革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责任编辑:祁增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