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抗疫技术应用TOP50

2021-07-12 09:16 来源:智安物联网

新冠肺炎的爆发对各国而言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将病毒比作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敌人,那么各界人员的统筹控制加之科技的支撑则组成了抗击病毒最好的方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万众期待下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工具,在疫情应急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项项因疫情催生的新型科学技术成为抗疫路上最好的见证,也代表了互联网行业和数字技术未来应倡导的发展方向。

3.jpg

机械抗疫

面对病毒这类在无形中存在的隐患,想通过机械工具清除障碍是不行的,但通过机械工作,提高防控工作效率、协助前线疫情工作是可行的。

疫情爆发初期全民 " 抢 " 口罩的场景仿佛还历历在目,但现在,口罩行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口罩制造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口罩制造机器的重启,抢口罩的历史基本不会重演。大型落地的测温仪也更多地被部署在机场、火车站、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完成好基本测温这一项工作,成为狙击战的关键。

随着防疫工作的展开,车载医院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就曾展出过新型防疫移动医院。这座医院是在车载移动医院、帐篷医院的基础上,加入了两大核心技术模块:一是充气膜结构模块化负压隔离病房,可以通过飞机运输;二是最新一代抽拉式的车载核酸检测实验室,90 秒内即可完成安装,60 分钟可投入使用,每日核酸检测量可达 6 万人。其实,类似这样的移动医院在抗疫期间已经不算少见,有些移动医院还引入了最新的智慧化移动医院信息系统,或配备了 CT 检测、远程问诊、消毒等功能,可以说,各类机械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需要,高效协助建立了疫情监控必备的基础设施。

数字抗疫

疫情之下数字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一定是大众所熟悉并且十分离不开的。在抗疫一线,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厂为首的软件公司们在第一时间将 AI 技术应用在前线治疗中,有报告显示,AI 新冠肺炎 CT 影像识别准确率达 96%,并且病例分析仅需几秒就可以完成,这大大节省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通过少数的医护人员即可实现实时诊断、病情观察和及早干预。物流、交通等运送企业也依托人工智能完成智慧调度,可快速完成生活物品或医药用品的运输。福佑卡车、快狗打车作为用车平台在疫情期间就通过智能调度,实现智能车与货、人与车的匹配;车辆位置可以系统自动定位,通过智能客服、智能跟单,实现交易全程可视,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各方应援,司机 " 一呼百应 " 切实保障了医院、生活社区的物资需要。

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在病毒检测的环节可将疑似病例基因分析时间大大缩短。而未来 AI 也将运用到药理毒理研究、蛋白筛选、新药研发等工作中,大幅加快老药新指征与疫苗等药物的研制进程。

除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更为病例或疑似病例精准排查、及时汇总、紧急处理等工作赋能,各数据公司纷纷发力搭建应急物资管理、城市疫情监控、网络信息收集等平台,巧妙地将数据与可视化技术结合,绘制疫情图谱甚至分析挖掘一些人工工作中不会注意到的信息,及时发现病毒传播路径、发现潜在威胁、大范围互联互通,大数据中心成为抗疫任务 " 快、准、全 " 进行的主要功臣,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做好宏观和微观的防控。

无人抗疫

当前线有物资配备、后方服务有保证的时候,为保障医护人员、治安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一些无人技术就适时上场,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员接触以及医护人员在疫区环境的暴露。

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的相关机器在社区、医院等地大规模应用,完成消毒、物品运送、空中宣传等相对枯燥但危险的工作,在节省时间并降低一线人员感染的风险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无人技术的应用也是我国无人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随着传感器、5G 通信、运载能力的不断成熟,我国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加深,疫情期间有些公司表示已经做好了载人无人机随时出发的准备,也有很多机器人被部署在医院、机场、工厂等地完成外呼对话、客户服务等任务,可以说,无人技术的价值已经凸显,给了更多人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的机会,未来这一行业也将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的加入,为物流管理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同时,5G 也因助力远程医疗而广受关注,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全国首批 5G 网络试点医院,率先完成了三大运营商的 5G 室内数字化系统部署,利用 5G 技术改善患者服务,把数字智能远程听诊系统直接部署到重症新冠病房和基层医疗机构,并利用 5G 技术对接全国 5000 多家医院开展远程医疗。这样的案例在疫情期间还有很多很多,高网速、高清晰成像让治疗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使用智能医疗平台,实现医疗数据共享,开辟智慧医疗的新道路,通过尽量少的人员流动完成问诊、手术等治疗流程,真正做到了 " 无人抗疫 "。

同心抗疫

回首抗疫之路,不少的感动值得铭记。企业恢复生产,社会保持运转,离不开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坚守和逆行。没有豪言壮举,却迎难而上一次次奔赴在抗疫前线的医护工作者们、加班加点以最快速度进行技术应用和设备投放的技术工作者们、尽全力配合并积极投身志愿者的平凡市民们 ...... 同心抗疫,科技助力,国内经济才得以迅速恢复,使我国成为 2020 年世界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

从曾经的大规模封锁,到如今出现零星特例即迅速采取行动的主流应对方式,即使疫情反反复复,即使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因为有了科技与人力的加持,抗疫过程变得高效、精准并且人性化。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其中,互联网公司的新兴技术得到了深度发挥,正是有了这些科技的助力,使得疫情防控的人工限制被一次次打破,某种意义上,应对疫情冲击的过程中,也检验着如今科技发展的成果。疫情也在催化各行业加速向前,为今后发展积累经验。

未来,推动健康行业发展,除了要攻克更多的技术难点,还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加快建设科技监管和服务体系,推进相关标准规范工作,从而共同营造良好的行业生态,为人类生活、健康、生命造福。

责任编辑: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