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在美上市,触碰了平安中国底线

2021-07-08 14:41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石旭

在国家多年的持续投入加持下,中国目前已经变成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在去年颁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随着各部委的不断深入落实,平安中国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推进,一切都显得稳妥有序。

然而就在近日,这个平静被彻底打破——滴滴于6月30日选择在美国上市。

随后,7月2日,国家网信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1.jpg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通告,“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被勒令下架整改。

可以说,滴滴这一次触碰的是生死底线。

数据,生动诠释“平安中国”内涵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蹄疾步稳,平安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安定有序的环境。

加强社会面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治安防控网、乡镇和村治安防控网……为有效应对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2015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给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不断夯实平安中国的根基。

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施行,作为国家安全领域的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法律,其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领域的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也为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法规预留空间。与此同时,国防交通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核安全法等一系列国家安全配套法律相继出台,搭建起国家安全法制体系的“四梁八柱”,国家安全法治化水平大幅提升。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3年来,全国共打掉涉黑犯罪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7万名。今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意见》,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作出安排部署,彰显了扫黑除恶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决心。

今年6月7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出动警力12.1万人次、警车4.3万辆次护航高考,开展各类高考应急救助服务3700余次;多地公安机关同步开展“团圆”行动认亲活动,截至6月21日,“团圆”行动已找回失踪被拐儿童2066名,侦破拐卖儿童积案116起。

截至2020年,全国刑事案件立案总量已连续5年下降,八类主要刑事案件数和查处治安案件数连续6年下降;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全国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2020年达到98.4%。

2021年6月10日,我国第一部关于数据安全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公布,并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

滴滴被下架:数据安全就是国家安全

滴滴在美上市,为啥就触动了中国国家安全机制呢。这要从两个维度来说,一方面是滴滴本身的数据信息过于庞大,经过分析会涉及中国的机密。二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法律,对在美上市公司的审查机制上。

所有的互联网平台都会沉淀大量的公民个人信息,滴滴的特殊性在于,作为无可争议的出行平台,滴滴事实上掌握了中国所有城市的个人出行、通行及街景数据。这些地理数据与其他数据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们经过分析和加工,可以用于军事用途。

2.jpg

比如新华社媒体中心就曾经联合滴滴媒体研究院,基于实时生成的移动出行大数据,的出了各部位的流量

我国自2020年4月颁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以来,网络安全审查可以说一直是悬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但它一直没有落下来过。滴滴成为第一个被审查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严厉且严重的信号。因为,网络安全审查关注的国家安全,落脚点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的供应链安全。

因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不当,可能招致三种风险:第一,基础设施被非法控制;第二,重要信息被泄露;第三,业务被中断。这都直接指向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

滴滴作为中国最大的出行和交通平台,与能源、金融、电信等平台一样,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为保障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网信办依法可以对其供应链安全进行事前审查和事中持续监管。

个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国家安全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很多时候是休戚与共的关系。比如说,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是:同意、必要、安全、公开。如果滴滴因为采购的产品或服务不当,导致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危险,这就同时侵害了上述多方的安全。所以直接下架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它不仅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更重要的是触碰了国家安全的底线。

美国早在多个场合明确表示,下一场战争就是网络战争,战场就在网络空间,数据则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质。

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事关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从无小事。

没有在美国上市,国内数据也被禁止出境,也在政府的监管范围之内,危害可能还没那么大。但是在美国上市之后,性质就变了。

2020年12月,特朗普签署了《外资公司问责法》。不光要求公司不受中国政府控制,还要求在美上市公司披露机密信息,同时美国政府还要审核。

公司一旦在美国上市,就需要严格遵守美国所有制裁和实体清单制度。

美国的上市要求和中国的安全要求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的冲突,如果美国证券监管机构要求滴滴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而这些数据和资料又涉及国家安全时,滴滴将何去何从?这不仅是滴滴面临的困境,也是国家必须事前防范的一个风险。

美国一边要求企业摆脱中国的控制,一边却在给企业安插一些奇怪的人士。滴滴有个独立董事,此人在西点军校毕业,前美国军官,曾是美国陆军的一名情报军官。

3.jpg

美国情报系统以“搜集一切”为目标,以维护美国霸权利益为核心标准,企图在任何时候窥探任何角落。中国也是被监控的重点。美国情报史学者里切尔森说:“只要(中国)把信号发到空中,我们总有办法弄到它。也许无法搞到所有的信号,但我们确实能过滤出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所以为啥我们要发展自己的通信产业,所以为啥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大飞机,所以为啥我们要发展自己的芯片,所以为啥要发展自己的互联网,所以为啥要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正是因为我们的互联网是独立的,也正是我们的通信产业是独立的,所以美国要骂我们互联网不开放,所以美国要打压华为。

在美国不断敌视中国的大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强在美上市企业的互联网安全审查监管,守护好数据主权和信息主权,最终是为了守护国家安全。

最后

收集个人信息,滴滴并不是孤例。

滴滴事件,给所有互联网平台敲了一记警钟,数据安全就是国家安全,更是企业的生死红线,这也必将成为国家决心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国家数据安全的标志性事件,也为提高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注入一剂强心针。

责任编辑: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