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图冲击IPO:AI到底是杠杆还是佐料?

2020-12-07 10:52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长安事

11月4号,依图科技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已获受理,并正式递交了招股书。旷视、商汤、依图、云从,都传出上市的声音,对于这些AI公司,之前也写了很多东西,归纳起来,可以概括成三个字:看不懂。虽然写东西要得罪好多同行,但不禁还是想来个小短评。

依图的招股说明书多数主流媒体和行业大V都已经解读过,暂且就不再赘述、拾人牙慧了。

到底要做成什么公司

招股说明书在叙述主要业务时,依图展示了雄浑的决心,是个全能型选手。对标的企业,大致可以列成三类,即算法、算力、行业化应用和交付:

1、Google、华为等国内外领先的覆盖多个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并实现产业化的公司;

2、NVIDIA、寒武纪等AI芯片设计公司;

3、海大宇、讯飞以及商汤、旷视等解决方案提供商;

这三个领域,单看一个,如果能做到第一,已经相当不凡了,是多少企业不敢企及的梦想,依图这一出手就是三类,看得人血脉喷张,就是有点看不懂。到底要做什么呢?主航道在哪里?一个公司,在不同领域准备单挑顶尖“大佬”,是不是有些问题?单说芯片,即便是做了,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只能自己用,竞争对手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自己用又消耗不了那么大的量,量上不去成本就下不来。这个尴尬的局面也存在于算法和方案里。很多企业的领导人都是做技术出身的。做技术出身的人在技术迭代、产品品质方面的把控没的说,但非常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我能做”。为了证明自己和公司的实力,无论什么高科技、高精尖,都认为自己能做。而且自信满满,我做的就是最好的。但做之后给谁用?性价比如何?真的是最适合用户的吗?这些问题在做时候往往是模棱两可,反正有技术能做。这往往给公司最终朝哪个方向走,埋下了隐患。

高亏损和以什么为杠杆的核心问题

这方面,是AI公司的通病,也是饱受争议的重点。2017-2020上半年,依图营收为6871.89万元、30430.64万元、71678.62万元和38,063.49万元,亏损116845.61万元、116841.40万元、364713.25万元和130,344.82万元。抛开一直说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影响,三年半时间,累计亏损还是超过了20亿,比旷视还高。这时间段选择IPO,是不是真因为巨亏缺钱不知道,但肯定账面和现金都不好看,短期套现的需求也一定存在。挣得越多,亏得越多,除了研发占比高,业务的交付能力实在是有着很大问题。为了依图这个话题,今晚找三位行业内的顶级大佬求教。两个明显说玩儿法变了,跟搞实体不是一个套路,看不懂以后的发展套路(其实哪里是看不懂,是摊手无奈罢了)。还有一位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就是AI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挣得多、赔得多的情况?

产品问题吗?OEM后他们也有了自己的产品,这个条件paas掉;

行业沉淀吗?依图在公安的沉淀很深,要说依图不理解甲方需求,有点扯淡,也pass掉;

那么问题在哪儿呢?问题在于AI公司的业务,到底以什么为核心。无论说的多花哨,客户就是觉得不满意、与理想有差别,不付款不结项,那可不是得挣得越多亏的越多吗?为什么客户不满意呢?在于他们撬动市场和客户的杠杆是AI,项目的一切起源、应用、未来,都是围绕着AI展开的。说的越好,在没有达到用户理想状态时,用户越不满意,项目就一直挂着没法验收(没法衡量好坏)。这一点,跟海大宇这类企业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产品和解决方案企业,核心根本是项目和解决方案本身,是围绕着用户需求展开的一系列可量化、可验收的工程化落地,AI是佐料,落地业务是杠杆,好验收、好交付、好结算。AI到底是杠杆还是佐料的问题,是企业以什么为核心的问题。如果这个没闹明白,在可预见的将来,亏损将会一直持续。(照搬了点大佬的话,自己又演绎了一些,反正就是那意思吧。)

TO G 还是 TO E?

招股说明书中,依图的营收分为智能公共服务和智能商业服务,对比三年(2017-2019)两项服务的数据能看到,TO G业务一路走高,TO E业务占比持续降低。(如下图)

微信图片_20201207103725.png

这与我们对公共业务和商业业务的判断有很大差别。行业内普遍认为公共业务处于稳定增长期,真正的发力点,在于TO E和SMB业务。公共业务,项目准备时间长、实施周期长、回款周期长,而且基数大,增长较其余两项业务更加缓慢,不太适合一个营收和现金还处在较低水平的公司。不知大家最近是否关注过海康的公众号,除了节能环保的主题,一直力推的是商用业务。这一对比,我个人觉得AI企业现在多拿公安、交通举例,商用业务权重过低,会给企业的经营和长远发展,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如果冲击IPO失败,为了保证业务量,还是要回一级市场再融资。资本能给他们多少时间呢?拭目以待吧。

光是依图的问题吗

显然不是,这是这一类企业共有的问题,无论AI软、硬件企业或者是解决方案商,都呈现出高投入、高估值、高关注、低利润、低工程化的特点,以战养战,永远在筹钱和并购的路上。其实这也难怪,AI硬切进行业,盘子就这么大,动了别人的奶酪,而且是在已经有比较成熟格局的市场,传统强者靠自身实力竞争,一定会影响用户的选择。而做全线,比如做解决方案的做芯片,虽有为了融资而做之嫌,但也是无奈之举,因为除了远隔重洋的英伟达,哪个做AI芯片的不是在项目里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呢?全都买英伟达,还真有点贵。

三年了 问题还在

记得三年前,差不多的季节,在杭州和鹏国总有一次非常深入的对话。在对话将近结束时,我问他,能不能说说今后哪些点应该更多关注,他给我了列了几个问题:

1、安防+AI的成熟度如何?

2、安防的运营模式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确立?

3、海大宇+华为+BAT,各家向物联网的演进路径?

4、AI芯片谁会胜出?

5、5G的部署节奏的变化对于安防行业边缘计算和端计算的影响?

6、大数据变现的拐点在哪里?

这几个问题,在我写今天写个小短评时再次浮现出来。三年了,从旷视、依图、寒武纪冲击IPO,到华为、海大宇入场并转型,还有雪亮后平安中国大数据资产的应用,依旧是摆在当下最关键的问题,而且好像一个都没解决。在这六个问题回答完之前,无论哪一方,都不会有巨大的变化。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业务的核心,并且知道自己以什么为核心。

且行且走,慢慢来,或许会比较快。

未标题-1.jpg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