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石景山事件看疫情反扑下北京防疫的疏漏

2020-07-07 10:10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缙霄

庚子年初一场大疫席卷华夏,经千万抗疫人员逆行奋战七十七昼夜后,4月8日武汉解除封城。疫情的息止让全国人民都松了一口气,可没成想,6月2日,北京新发地的出现又让全国人民放下的心再度悬了起来。

在北京此次疫情反扑中,被网友戏称为“北京吹哨人”的西城大爷,凭借超乎常人的记忆力,在短时间内帮助抗疫工作人员成功溯源。同时经过数日的排查后,北京此次反扑的疫情已逐步得到控制,本来再过十数日北京可能传出漫天的庆祝声,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无数民众与抗疫人员的共同努力,却险些因为一个人,毁于一旦......

30c90b4c4cff4f31a3bef78607aece01.png

视频片段

这事还要从几天前说起,7月2日当天,网络上流传着一位女士在商场内崩溃大哭的视频,只听视频里女士哭到“医院说我是新冠阳性,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好难受…”在后续报道中,我们得知了这位在石景山万达广场崩溃大哭的女性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调过程,6月11日到新发地市场购物,此后在住地内活动未外出,6月21日起陆续出现头痛、呕吐、嗅觉减退等症状,未报告,未就医。6月25日自认为居住隔离满14天,与多名朋友聚集、聚餐。其自述居家隔离期间多次破坏门磁报警器外出是为了去医院,因当时处在保胎的特殊状态。

在这场由这位女士“任性”所引发的抗疫攻坚战的下,是近30名疾控人员的不眠不休。在随后的一天一夜内,海淀疾控调查组没有任何休息,继续对和这位女士有接触的人进行筛查。为了争分夺秒,减少感染范围,不放过每一个密接,他们在调查当中事无巨细。截至7月3日14时,海淀疾控已追查到204名密接者,并全部对其进行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隔离期的“自由外出”,抗疫中的疏漏

在本次事件中,可能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就是该女士“多次破坏门磁报警器”外出的描述。实际上,在抗疫初期,就有媒体对门磁报警器之于抗疫的相关报道。

其报道中就有诸如“抗疫中的大难题,一款门磁报警器就解决了”、“新的科技手段能大幅提高疫情防控的效率”的描述。但就石景山事件来看,对于科技手段的应用,在此次抗疫中仍有疏漏。

门磁报警器的原理较为简单,主要由开关和磁铁两部分组成,开关部分由磁簧开关经引线连接。定型封装而成;磁铁部分由对应的磁场强度的磁铁封装于塑胶或合金壳体内。当两者分开或接近至一定距离后,引起开关的开断从而感应报警。

图片1.png

门磁报警器原理图

通常情况下门磁报警器一般都需要配合报警主机一并使用,门磁的磁体和磁体分离时磁体上的绿色指示灯会亮起,若是红灯亮起则表示电池电量不足,需及时更换。

在报警主机处于布防状态下,当安装于门窗上的门磁报警器被触发(即门窗被打开,门磁报警器的磁体和磁体分离时),报警主机接收到信号后会发出警报提示,此时可查看门窗是否被非法打开,然后立马采取相应的措施。

诚然,门磁报警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确有这样或是那样的不足,例如常见的“门磁触发灯亮了,但是主机并不能被触发报警”、“门磁报警器从门上滑脱”等问题,但就抗议需求来说,其功能性是足可以满足的,那问题出在哪?

虽然没有官方关于此事件后续更为具体的报道,但从以往的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蛛丝马迹,或许是对科技装备的过分信任与防疫人员的认知错误,才是造成这一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要明确的是,决定疫情防控成效的决定性力量是人,而不是一两件新式科技产品。没有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精神,没有严之又严的认真劲头,再先进的科技也不过是个摆设。实质上,在抗疫期间,在各路媒体谈门磁报警器对防疫工作的赋能时,类似“相比传统的封条,门磁报警器少了些简单粗暴,对被隔离人员更加尊重,同时也让防控人员的监控管理工作更便利更高效。”这样的句子并不少见,这也就是说,门磁报警器正确的用法应该是如同封条一般置于门外。

此时问题就来了,安装在门外的门磁报警器是如何被门内的人破坏的呢?从常理来讲,破坏的前提是接触,而开门接触则必然触发门磁报警器的报警,这就是一个无解的悖论。

因为导致本次事件诞生的最大可能就是防疫人员的认知缺失,将原本应安装于门外的门磁报警器装于门内,这就如同你将大门反装一样可笑。只有这样,这位乱跑的女士才有机会破坏报警器,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定期检查的防疫人员无法发现异常。

认知的缺失,闹剧的终止

诚然,无论站在何种角度,门磁报警器都远比抗疫初期“封条贴门”来的更加有人情味,但若因为认知的缺失进而造成严重的疏漏,倒不如回归最原始的“封条贴门”。

虽是这么说,但“封条法”需要社区防疫人员定时定点的巡逻,可当下社区防疫人员人数不足,负担压力都过大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一种简单、粗暴而富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就尤为重要。

如果将时间倒回到第一轮的抗疫战场上,你会发现其实早有相关新闻报道,有不少社区居家隔离点,采用智能家居摄像机24小时不间断监管的创新方式,一台设备可同时看护多个管控对象。

以杭州为例,该地区将萤石智能家居摄像机装于居民楼的楼道内,该摄像机具备移动侦测功能,当住户开门或者有人经过时,都会给手机推送告警消息,监管人员能第一时间查看图像消息,确保隔离对象24小时没有和外界产生任何其他接触。如果将智能家居摄像机关联到萤石云视频APP,工作人员还能实现远程视频对话,不仅可以及时的对自制力较差的群众进行规劝,一旦居家隔离人员遇到难事,也可以及时呼叫监管人员寻求帮助。

从某种角度来说,单就本次石景山事件来看,如果采用智能监控这类合理的手段进行隔离,不但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逃出”的隔离者,还能令防疫人员及时的获知隔离者需要保胎这一基本的诉求。双方如果有及时的沟通,以及正确的认知,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北京这次险些酿成大祸的“石景山事件”都不应该发生。

结语

疫情当中涌现了无数的科技产品,在为疫情赋能的同时也在不断的磨砺自身。相应的,决定疫情防控成效的决定性力量还是人,如果认知不能与日新月异的科技相匹配,那么最终也不过是两伊战争的笑话再度重现,拿着最先进的武器却打出了一场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战争。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