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年两会首次延期,疫情之下5G再度为媒体赋能

2020-05-19 09:15 来源:智安物联网 作者:缙霄

因COVID-19推迟的2020年全国两会将分别于5月22 和21日在北京开幕,这是自1998年全国两会形成固定日期以来,首次延期举行。

关心时事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近些年全国两会都固定在3月5日和3日召开,全国政协会议一般比全国人大会议早两天召开。

但历史上,全国两会召开日期并非一直是这两天。由于宪法和相关法律对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并没作出明确规定,所以早些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并不规律,直到1998年才固定下来,这个日期已有22年没变了,今年因疫情影响,两会才首次推迟。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国正式进入复工复产及恢复经济的“第三阶段”,实质上,这次两会的召开不仅是对抗疫进行的总结与反思,也将为我国明确未来的方向。

疫情下两会的人员管控

鉴于当下疫情防控的特殊要求,在积极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压缩会议时长、减少会议列席人员、增设分会场召开视频会议等,是许多地方“两会”的共同改变。

多地出台“发热或有跨省旅行史的代表、委员要做核酸检测;在境外、省外旅居的,须在会前7-14天返回,检测核酸、隔离观察。省内的代表、委员、工作人员“两会”前14天内不得外出聚会、聚餐、旅行。”等类似规定。

不止如此,相比往年今年地方“两会”的列席人员也比往年的少,依据《地方人大组织法》,可以列席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成员包括: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政府组成人员、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乡级政府领导人员;县级以上的其他有关机关、团体负责人;本级人大的上一级人大代表等。同级政协委员为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也要列席。

微信图片_20200519091232.jpg

二十二年两会首次延期,疫情之下5G再度为媒体赋能

如四川今年的省政府参事、省内中级法院院长、地市级检察院检察长、省管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等,均不再列席。此外,原定旁听第一次全体会议的15名公民代表,也不再旁听。而广东韶关今年列席人员也由去年的11类缩减到3类,旁听席取消。

这些没有出现在会议现场的列席人员,依然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视频会议等形式了解会议内容。

但此时另一个尴尬的局面就出现了,与会人员在减少的同时,由于现场记者名额大幅缩减,更多记者将通过线上方式“云跑会”,可以说今年媒体人的压力较之往年格外的大。

同样的地点,时隔一年5G再度出手

先说说5G赋能下的4K超清直播,其实这项技术在去年就有应用,在一个“背包”内置4K编码器和5G模组,后台还有解码器,可以进行5G网络下4K级别直播视频的采集。

去年它还需要搭配CPE(客户前置设备)进行5G信号接收,今年已经把5G模组集成在里面,免去了CPE的“拖累”

背上它,将它与肩上的摄像机连接,拍摄的视频数据就可以通过线缆传到背包里,更加适合移动场景下的新闻采集。

再来谈谈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在两会记者的采访装备里,有一款附带人脸识别功能的AR眼镜格外引人注目。

对于记者来说,整个两会采访现场到处都是“新闻人物”,如何快速的识别筛选出那些人是自己的采访对象是个难题,加之人数的限制当前一个人的采访量可能是过去的几倍,那么准确的“识别”抓取则格外重要。

佩戴上便携式5G+AR眼镜后,通过Type-C接口将它和手机连接,便可以实时锁定和识别会场采访对象。识别到人后,系统提前录入的人物姓名、职务甚至兴趣爱好等信息会实时展示在眼镜右上角的微型屏幕上,连记者提前录入的采访提纲都会立刻在关联的手机APP上展示,起到采访提示的作用。如果眼前出现多个人物,它也可以同时识别。

此外,眼镜上集成的微型摄像机,支持实时录制和上传简短小视频,可以在手机端直接上传。而电脑端的后端管理平台,支持提取视频中的音频文本,并快速转为文字,满足快速成稿需求。

最后再来说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体现,此次两会现场,还将有虚拟主播的出现,它能够利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图像处理、机器翻译等多项AI技术,实现新闻的自动播报,并支持文本到视频的自动输出。只需输入文字内容,就可以快速生成新闻播报画面,真人不用出镜,以期减少播报错误。

结语

在今年的两会采访准备中,我们看到了科技的赋能,也看到了安防行业的影子,无论是安防行业深耕多年的人脸识别技术,还是率先落地安防的人工智能。无数年的技术积累终于开花结果并赋能与其他行业。

从去年的5G高清直播,到今年的高新赋能,我们见证、我们努力、我们自豪。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