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三千万人受灾 社会救援事业是否发展到位?

2019-08-09 10:35 来源:安防展览网

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养育了中华民族,复杂多样的地质和气候条件也造成灾害频发。我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造成严重损失。据应急管理部核定数据,2019上半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3180.3万人次受灾,336人死亡,23人失踪,82.8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地区,都是有应急需求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说。

应急救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公众应急救援意识也日益提升,每逢各类灾害,社会力量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在尼泊尔地震、普吉岛沉船等事故中,中国社会救援组织的行动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我国社会应急救援的发展非常值得期待。

timg (7).jpg

上半年三千万人受灾 社会救援事业是否发展到位?

不过,社会应急力量固然补充了地方上应急救援的空缺,但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无序的发展,也使这股力量大打折扣,在预防和应对多种灾害事故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总体上看,社会救援力量存在数量众多、质量不高,管理松散、未聚合力,装备低下、专业欠缺,活动有限、缺乏资金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李晓林说。

的确,目前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存在能力良莠不齐、专业水平差异巨大、建设发展缺乏规范等问题。我国各类社会救援组织有4000多家,但真正具有专业水平的社会救援组织不足800家。且由于缺乏统一管理,众多救援组织往往各自为战。以芦山地震为例,此次灾害伤亡仅限于一市,但各种救援队伍盲目涌往灾区方向,阻塞了交通,导致伤者出不来,专业救援人员进不去。尽管目前不少地区的社会应急力量已经和专业队伍之间有了联动,但这样的联动大多处在特定区域,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式运行,并没形成标准流程。

此外,政策导向和评价机制的缺失导致很多社会救援组织缺乏长效造血功能,一些队伍甚至要依靠队员出钱买装备,还有一些组织则是追逐社会热点而不是根据实际需求参与救援,这在整体应急资源缺乏的基础上加速了社会应急人才和资源的浪费。

结语:社会救援队伍具有灵活机动、渗透性强的优势,而技能不足、经费紧张的劣势也十分明显。作为我国应急救援事业的重要一环,国家应当建立协调平台,统筹各方资源,提升社会救援队伍的经济与技术实力。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相应专项资金、发动爱心企业或人士捐赠等途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制度,缓解社会救援队伍的资金压力;通过开展系统培训、技能竞赛等提升社会救援队伍的专业水平。当然,政府部门还应当完善监管机制、出台相应的法律条文,以制度的力量去规范社会救援组织的“野蛮生长”。

责任编辑:潘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