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或将成安防至关重要一年

2018-12-17 09:24 来源:长安事 作者:刘思

2018赶快过去,做实体企业的各位估计很多都是这个想法,这一年确实比较难受。股票,大盘,营收,货款,信贷,客户,项目,外贸,制裁,技术突破,诸事不顺。虽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我严重怀疑这是富二代知识分子编出来骗人的。经历过这过程的,谁都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之所以说2019年是安防关键的一年,是因为在这一年时间内,我们不仅要走出颓势,很多重要的技术和服务都要落地,行业格局是否生变也将在这一年内看个大概。宏观经济调整了一年,成果是否见效,效果如何,对安防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也将在2019年初见效果。

2019年国内安防市场规模预测

按照近三年(2016、2017、2018)进行对比分析,中国安防市场约占GDP比值为0.6%。由于中美贸易战、全球化趋势受阻、国家宏观经济去杠杆效应综合叠加,2019年我国GDP将维持6.7%的增速,甚至出现最多0.2个百分点的回调。安防行业是以电子产品为主的行业,其产品价格指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安防增长率与GDP增速差距较大时,影响不大;但两者增速越是接近,价格指数对安防市场的影响就会越大。综合以上因素,个人判断结果为:2019年中国安防供应端市场规模约为5777-5886亿元,增长率约为9%;需求端市场规模约为5111-5220亿元,增长率约为8.8%。(如下图所示)

微信图片_20181217090543.jpg

安防行业四年市场规模解析

综合判断,中国安防市场仍将持续逐年递增,但增速呈缓慢回落趋势;整体市场供大于求;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以我之前平台为例。原来在HC任安防行业总经理时,CRM库内设备商总量在2015年约为1万家左右(包含监控、出入口、防盗报警、实体防护、楼宇对讲、安防软件等),2016年约为8000家,2017年约为7000家,2018年我想会降到5000家以内。经过几次大的经济结构性调整,以及国内外市场经营环境变化,2019年会降到历史最低水平,能维持在4000家就已经比较乐观。

与此同时,工程、集成商数据一直比较稳定,原因有两方面:1、国内中小工程商数量众多,从事行业多元化,并非专干安防,而是弱电相关行业项目都做,涉及领域广泛,确保收入来源;2、成本低,单产高,工程市场透明度低于设备市场,利润空间较大。但从2017年起,中小工程商也面临着项目议价权低、工程利润逐年下降、甲方要求提高等影响,亟待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落地到安防行业,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工程、集成商。工程集成市场在安防行业市场规模构成中的比重远比前端设备要大,所以无论大小集成商、工程商的成功升级,对我国安防行业的影响巨大。

技术转化为解决方案落地的关键年

人工智能赋能安防行业,很早就存在雏形。2011年的安防四化中的“智能化”就是其前身。2014年提出明确的智能视频1.0,到2015年的2.0,就已经在视频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无人机等其他领域做出了探索。2016年提出前端智能化的硬件设备,将AI芯片植入摄像机,是向神经元网络的前端感知迈进了一大步。2017年是“安防+人工智能”值得记住的一年。2017年10月底,海康将原本应用在互联网流量分发的边缘计算植入安防,为这个并不新鲜的概念在安防焕发生机,定义出了全新的“边缘域”、“边缘节点”,逐层实现智能。外加分布式计算技术近几年的长足进步,使得“逐层智能,云端交付,后期分发”成为可能,也还原了机器视觉的本质,那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时响应,快速处理”。这就是AI云的基础理论。

但基础理论到实际落地应用之间,还相差着一个英吉利海峡。2018年安博会期间,业内人员都发现,2017年的众多理论,真正落地到行业化应用的非常少,大部分停留在墙面上。无论是AI CLOUD,还是其衍生的两池一库四平台,或者是iCan,HOC,“四小龙”说的天花乱坠的智能算法,都缺乏实质性的案例和应用。理论我相信凡事行业内的人都懂,真难的是在实行。越是先进的理论,在提出之后,落地时间越长。这里边涉及到了研发+产品化+工程化+用户需求四方面因素,缺一不可。如果18年安博会我们仔细看了,也不难发现与之前的不同。单品的变化,从概念到正式理论和应用思路的进化,都证明了部分企业并不是在炒概念,而是在稳步的推进中。只不过这个过程比较慢,而且不是显而易见的从0到1。蓄力,是2018年技术和产品的关键词;转化和落地,是2019的关键词。市场瞬息万变,不会给一个技术太多的时间,而且企业为了突破自己现实的瓶颈,也会加倍将新的东西给甲方应用,都在争这个头把交椅,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判断得出结论,2019年,是安防+人工智能真正落地的第一年,也许并不会有跨越式的惊天脚步,可这是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步,仍旧非常重要。

微信图片_20181217090652.jpg

经济日报关于的5G报道

越是这个时候,越有企业想抢得先机,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从而也就有了加工和夸大的空间。我前边写过一个东西,里边提到了TD式的创新(警惕包装式创新 安防人工智能不能走TD老路),这种创新劳民伤财,也是对实干企业的伤害,后果非常可怕。安防不是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比如SVAC。一个政绩工程非要与市场化的H.265一争高下。幸好我们企业的坚守,才让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没有出现。如果当初顺着这条路走下去,恐怕我们企业的竞争力要大打折扣,也要走很多弯路。点名说两个案例(点名不怕,我这个个人号观众少,没啥影响力)。

微信图片_20181217090724.jpg

通篇生物识别的公安落地文章

本周连续看了两篇文章,一个是自媒体“特大号”发布的《2018盘点|人工智能在公安行业的落地应用》,一个是《经济日报》发布的《准备好了吗?这件事将颠覆你的生活!》。特大号这篇文章,我不知道是给哪家企业做的广告稿,人工智能技术现阶段尚不成熟,虽然刑侦对于视频的需求不大,但治安和交通都要求很高的确定性需求。截至目前,市面上仅仅是人证合一这种应用场景已经成熟,并没有哪家有一套完整的公安应用解决方案落地。公安需求的场景较为复杂,确定性高,而人工智能最终的目的是让传统安防的被动防御演变成主动出击,且根据热点区域、高发时间进行布控,节省警力消耗,提高效率。这在文中都没有出现。落地一定是前端、传输、存储、计算、分发、应用等系列动作,并非单品落地。我不知道这个文章的目的何在,这非常容易制造一片繁荣的假象,让人备受迷惑。我们常听资本市场的大拿对人工智能、视频监控出口成章,侃侃而谈,高深莫测。他们确有目的,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投的企业拼上最新的概念赶紧卖出去套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类文章看多了。再说经济日报那篇吧,说的5G。把想象的生活场景化,力证5G的好处。5G的出现,在带宽和响应速度上的优势,确实是会为很多行业提高效率,催生新的产业,促进现有产业升级。但这是基于5G的主干线建设进度。现在主干线还八字没一撇,就堂而皇之的把想象变成现实,这有点太过了。先有基础科学,再有应用技术,而后才是主干线和细分行业应用。这个顺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说个题外话,如果深入分析现在的安防+AI,都说是人工智能,这其实还是基于数据基础上的智能。如果没有海量的数据作为基础,再好的深度学习和训练都是白费。所以现在的人工智能还是数据智能,我们安防应用到的还是视频、音频、射频大数据的分析,形成的结果还是结构化单元输出。AI只不过是一种提高效率、节省资源的手段。这与生物学人工智能是有本质区别的。生物学人工智能的基础是在基因的改造和升级,这就不单纯是大脑算力的升级迭代,而是从“心”而来。其中衍化出的未知基因碎片应用问题、风险问题、伦理问题等等,极其复杂。相比之下,我们所谓的人工智能,更趋向于机器视觉,让机器学习人脑,而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又不像单纯个人那样缺乏判断而犯错。故而我认为SDT并不过时,视音频大数据以及数据结构化在今后仍将是我们发力的重点。

行业格局变化和渠道争夺、转型的关键年

2017年华为大举进军安防,是行业内备受关注的大事。而BAT的加入,让风起云涌的市场更加扑朔迷离。相对BAT,行业内的人更看重华为的影响力。因为华为有研发,有生产,有芯片,也有解决方案能力。而对于华为来说,进入市场迈步过去的坎就是行业内传统的强者。而传统强者的背后,是对甲方的理解、市场的积累以及渠道的建设。

华为进入安防的动作已经相对清晰,就是从顶层项目入手,如公安和智慧城市。华为擅长做管道,做顶层建筑。但是就像海康胡总所说的,安防非常碎片化,每个甲方的需求千差万别,定制多而通用少,这与通信行业差别较大。而华为在安防的甲方项目上缺少深耕的时间和经验,之前浪费了不少机会。如果补课,必须从甲方入手。这是2019年的一个看点,也是华为能否在行业站稳的象征。从18年安博会看,华为是认真的,也在稳步推进面向公安行业的全套解决方案。18年几个大块头在这上边的冲突并不明显,相信19年将逐渐白热化。

再有一个就是渠道商的争夺。除自己做的政府、企业项目外,渠道的出货也很重要。海康、大华积累这么多年,渠道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华为要想快速突破,仅靠自己是绝对不行的,如何在下沉在各个区域的工程+代理商群体中迅速建立信任和优势显得至关重要。但安防代理这种利润不高、返点返利的模式,不知华为是否能够适应。而且时间比较紧迫,如果2019年不能在渠道突破,那么量就起不来,这对大举进军的消极影响很大。好在华为有较大的品牌知名度,产品品质一直受到用户的信赖,这也是进入渠道市场的优势。成败往往有个关键的时间点,而2019年就是这关键的一环。这也间接决定了今后5年安防设备市场的大格局。

而传统的渠道商也将在2019年追求更大的突破和转型。纯做工程不挣钱,纯做代理更不挣钱,两个加一起也很难实现质的突破。有两条路是广大工程、集成商同事们所想的,第一是下沉到乡镇等T4-T6级市场扩大渠道覆盖面积;第二是成为大企业的应用合作伙伴。第一个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第二个,无论是海康还是华为都提出了合作伙伴计划。如果绑定大企业做再下一层的二、三次开发,把自己的竞争力定义在大系统的细小SaaS上,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还有就是变成大型企业在当地的运营服务商,负责安装、售后、维保等工作,也是一个思路。这第二点,是2019年中比较紧急的。因为错过这一波,大企业已经找到了伙伴,中、小集成商、工程商也已经背靠大树好乘凉,各安天命了,那就没有什么好的机会了。

也有工程商朋友的转型定义在了换条产品线上,比如原来做监控工程的、门禁工程的,改成了代理智能锁。这个风险比较高,毕竟谁也没长后眼,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这条路可能利润较高,但风险较大。毕竟时间不等人,如果真的试错失败,返回头来再做本行,那时候也许就为时已晚了。

上边提到2019年安防行业企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这个提高是淘汰落后产能、筛选企业竞争力的过程,是良性的。设备商第二梯队的企业在此过程中将会逐渐深入行业化。众多主板及三板公司将固守和开拓围绕自己核心产品技术展开的新的行业应用领域。2019过后,我们可能会看到一大批有一定实力的企业不再宣称自己是安防企业,而是细分到某个领域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比如远程医疗可是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远程教育解决方案供应商,等等。

再提一句CV初创企业。2019年,必定有四小龙之一或者之几跟不上节奏,淡出安防或者彻底淡出生物识别、智能识别。因为这些企业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真正能落地的东西,也缺乏和这个行业传统强者掰手腕的能力。定位不准,变现不利,高负债式的经营,成为这些企业的痛点和难点。也或许会有被传统强者并购的也未可知。这些企业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深入产业,深入合作,赋能往往比自己玩儿更容易。

安防数据安全的关键年

由于监控前端不断增加,各地区对视、音频监控覆盖的面积不断加大,我们获取的数据将会越来越多。这些数据非常细碎,有卡口的,有治安的,有企业级用户的,也有小店铺的。然而这些数据如果结构化数据,变成可量化、可分析、有规律可循的信息,就不单纯是个人隐私的问题了,那就上升到了国计民生的安全问题。而基于IP化和云的数据,保证100%安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智能化程度越高,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就越突出。而我们国家对数据的安全远远没有发达国家的重视程度高,也就存在更多理论性的缺陷。

2019年将是数据安全的关键年,这与视音频的智能化程度是成正比的。但目前国内没有一家关于视音频信息安全的联盟、协会和独立主管部门存在。说句得罪人的话吧,市面上自发的联盟和一些协会性社团组织,做实事的少,借着大势准备大发其财的多。我跟企业的大佬深入请教过这个问题,他们的思考是,不管什么联盟和社团,最根本的是要想好企业自己怎么做。比如源代码的安全审核,比如加入先进信息安全组织接受更严格的审查,比如教导用户使用习惯,这是苦练内功的事情,而不是一个什么倡议、一个联盟就能解决的问题。而这些企业也已经有所动作,与世界先进的信息安全公司合作加强源代码安全性,设立独立的信息安全实验室和研究部门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能,与甲方更深入和广泛的探讨应用中存在的漏洞和风险及时升级……但这些都不成体系,是企业自发的行为。随着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相信主管单位层面一定会考虑到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化、有组织的规范,2019恰逢其时。

结语

以上观点,有的说了很多次,有的是第一次从我个人的角度提出来。就像高清元年、智能元年一样,我相信2019年,将是新安防行业极其重要的一年。技术、市场、应用的革新和变化,将会对未来5年甚至10年安防行业的走势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主管单位和甲方单位的业务化转型(有可能科信局带头)也将对国家对安防行业的管理和规范起到重要的作用。紧随技术趋势,紧跟时代节奏,有行业的坚守,也有产品的外延。无论如何,2019将是安防乃至整个国家重要且精彩的一年。沉舟侧畔,往昔峥嵘仍在目;千帆过尽,万物连接更多娇。期待2019,也期待新的变化。

责任编辑: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