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彤:医疗科技智能化革新问诊模式

2018-11-20 09:58 来源:深圳晚报

31.jpg

平安科技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

32.jpg

老人现场体验OCT智能眼部筛查系统

随着AI大数据技术向医疗产业的大幅度延伸,传统医院的诊断模式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11月15日,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平安科技首席医疗科学家谢国彤博士,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平安医疗科技研发的智能系统预测潜在疾病、协助医生高效智能诊断病患、治疗病情。

智能辅助诊疗为不同场景提供支持

据统计,2015年中国年度卫生总费用首次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大关,随着老年人人数的逐渐增多,全社会医疗支出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如果有一套医疗诊断系统及早发现和预防疾病,就可以通过预防性的手段来减少病人的数量,智能甄别健康人群,科学控制诊断费用。

谢国彤表示,平安医疗科技智能辅助诊疗解决方案正是基于此种情况研发。智能辅助诊疗可以对35种常见疾病做出风险判断,相比医生的传统人工预判,这套系统从后台建模大数据里挖掘出很多患者潜在病理风险。系统对比人工判断精度可提高50%以上。

相对病患者,另外一个场景是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据统计,在相当部分基层医院,普通门诊医生一天要看100个以上的病人,放射科医生每天更是需要查看200位以上病患者的X光片,全国的基层医生一年要诊断40亿次。但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能力是有限的,平安医疗科技研发的系统就是要打通诊前、诊中、诊后的整套疾病管理环节,极大地降低医生负荷,提高诊疗准确度。谢国彤解释道,具体而言是从诊前的分诊、预测、筛查,到诊中的诊断治疗,到诊后的随访、患者教育一整套生命周期里,利用技术针对影像数据、文本数据、病例数据的挖掘变成模型,通过后台不断的累积堆砌添加数据库,革新算法,让系统自动判断,从而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并帮助医生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

比如,糖尿病的用药有2000多种,高血压用药有6000多种,用药时有些需要组合用药,这对医生来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平安医疗科技研发的系统会自动配比三五种最佳的用药方案供医生选择,可以很好地辅助医生诊断。

在今年初深圳市一次流感预测中,平安医疗科技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流感预测模型,实现了提前一周预测流感趋势。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疾病预测模型已经在深圳和重庆两市开展合作并逐渐落地应用,在慢病预测准确率、传染病预测上,准确率均超90%。

布局医疗科技生态圈服务直接用户

目前,平安医疗科技正依托平安集团,打通内部环节,通过平安保险、平安金融整合1.8亿用户资源,与相关部门达成智慧城市合作方案,平安医疗科技研发的影像辅助诊断技术已经在超过100家基层医院完成了实际部署应用,协助多个地区的医疗监管部门建立了“互联网+医疗”的质量控制平台,并承接了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深圳等地疾控中心,上海、河南等地的病理、放射影像质量控制平台等多个政府项目。

针对直接患者,平安上线了平安好医生,平台在线注册用户量2.2亿左右,每天的问诊超过50万次,平安还将线下6万家社会诊所引入平安医疗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不同的患者分发到合适的就诊应答方。此外,平安医疗科技分别联合平安万家、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上线个人智能疾病预测系统,用户在完成血压、心率等物理设备检测时,就可以同步进行12类常见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的智能风险精准预测。

未来发力两大场景 医疗养老相结合

谢国彤表示,平安医疗科技未来的发展有两大方向,一是技术持续的部署、落地,升级智能场景,所有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持续不断的学习自我提高,大力拓展基因治疗、人体基础蛋白质研究,尤其是肿瘤的治疗。二是将会与家庭智能硬件结合,针对居家老人场景,通过系统分析,指导个性化养生,通过结合智能硬件让老人们在家里安享晚年。

谢国彤明确表示,养老是平安医疗科技明年起关注的重点方向,平安将把更多科技导入医疗产业,努力让每位国人活得更加健康。

责任编辑:沈文